-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结构与性能推荐
三种发展不平衡现象 我国在材料的成分、组织、性能和制备技术方面教委重视,对材料服役行为研究不够; 在材料服役行为研究方面,有关腐蚀、磨损、老化、断裂等服役行为从机制和行为等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于重大工程材料结构的强度评价、寿命预测、智能监测、安全预报和延寿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较少; 在材料技术开发方面,追求短平快的低水平技术较多,能够形成规模效益的集成化技术较少。 * 关键科学问题 在材料疲劳方面:①界面(晶界,孪晶界。相界和异界面)断裂的实验与理论;②多场(力场、电场、热场)耦合下的断裂规律与理论;③超长寿命疲劳的规律与机制;④多尺度疲劳规律及机制;⑤特殊环境(人体环境,污染环境等)下的疲劳规律及机制。 在材料磨损方面:①材料摩擦本质与磨损机制的原子尺度探索;②材料表面摩擦化学反应的规律;③先进材料(薄膜、纳米、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等)摩擦磨损机制;④特殊和极端工况下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及机制;⑤环境友好的润滑剂和添加剂。 * 关键科学问题 在材料腐蚀方面:①材料在深海条件下的腐蚀电化学研究;②局部腐蚀的电化学噪声和阻抗技术,以及原子尺度原位观察技术的研究;③盐和水蒸气耦合作用下的中温腐蚀机制;④材料在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规律及机制;⑤应力腐蚀的多层次(宏观、位错和原子层次)研究;⑥腐蚀(或氢)促进局部塑变导致开裂的定量理论;⑦超高强材料在湿空气中服役或储存的安全性评估及控制。 * 我国材料科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学术论文情况 专利申请情况 科技计划及投入情况 * 学术论文情况 材料科学领域所发表的SCI论文占全世界论文总数的16%左右,居世界第五,还有大量材料科学论文未被SCI收录,可以推断我国材料科学研究力量和实力在国际上举足轻重。 在自然科学几大主要领域中,材料科学排在化学和物理学之后,加之化学和物理的部分论文与材料相关,可以推断材料科学在我国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地位。 * 材料科学论文被引用总数排名占全世界第三位,进一步分析,我们材料科学创新的数据显示我们材料科学创新性有所欠缺,因为材料论文的平均篇引用情况比世界平均偏低20%左右。在材料科学尖端学术刊物上,如nature, 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发表论文偏少。 * web of science上以国家为单位对过去五年发表的属于“材料materials”主题的论文做出统计,美国54570,找过27161,日本18476,德国18185,我国排名第二,体现我国材料科学研究的巨大进步,但是我们材料科学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高水平研究队伍还亟待扩大。 * 纳米科技分析:纳米领域SCI论文前五位是美国、中国、日本、德国和法国,尽管中国在文章数量上与美国存在差距。我国在纳米科技方面的论文主要侧重于纳米材料,纳米制造和纳米技术的发展相对于欧、美、日要弱很多。背后的问题是纳米研究硬件平台和期间制造集成技术比较薄弱。 * 专利申请情况 截止2008年,材料·冶金专利总数13802,是10个最有影响力的技术领域,其中国内专利数占61%,国外专利数39%。 外国公司和技术开发部在中国注册的专利达40%左右。 国内发明专利有效维持年效短,国外专利维持年限长。 国内专利发明人以高校为主,国外以公司和产业部门为主。 * 专利申请情况 转让予效益方面:技术合同交易金额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现代交通、环境保护、生物医药,然后才是新材料,交易额约为电子信息的1/6,。但是这些产业每个方面都有新材料所扮演的角色。说明材料科学正走向深化与集成。 * 2.学科发展现状 从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三个分支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学)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落后的地位,但是也确实得到了长足的进展,在若干分支方向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与突破,形成了一些优势研究领域。 * 材料基础理论方面 在纳米材料形变机制方面 纳米铜室温下可延伸50多倍,并提出超塑延展性的理论 在介电电体超晶格材料的研究方面 将超晶格概念推广到介电材料,研制成了周期、准周期和二维调制结构介电体超晶格,该材料主要用于光电子学、光子学等高科技领域 在材料自组装方面 自组装的理论和方法在我国得到了深入的研究 * 新材料研发方面 新型人工晶体生长与表征 非线性光学晶体生长与应用领域 在高性能复合材料方面 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与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装备、性能测试与评价等方面 在大块非晶合金材料方面 新型稀土基非晶合金新材料 高分子功能材料方面 高分子白光照明材料、有机发光软屏等 * 3.人才队伍与平台建设情况 材料类国家重点实验室24个 材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