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食用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文档.pptVIP

第二章_食用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文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_食用菌三级菌种制作技术文档

* ,选取组织的方法与平菇不同 * ,这个过程叫做转管或母种的扩大 * 接种用具要表面消毒,火焰灭菌,冷凉再用。 母种块约3mm见方,带1~2mm厚的培养基。 接种动作要尽量快。 由于组织分离等得到的菌种数量有限,为了扩大菌种量,允许转管3-4次,都叫母种。 * 原种培养基配方很多,常用主料有棉籽皮、木屑、谷粒等,辅料常用麸皮、白糖及石膏等。 切开后无白心, * ,注意绳要紧,面要松 *   影响温度分布的均一,否则局部温度低。   灭菌时,因锅中热蒸汽在锅壁四周和锅盖内侧容易产生凝结水,凝结水沿着锅壁和锅盖下流,弄湿棉塞。潮湿的棉塞在培养过程中,容易污染。因此 *   特别是管口处。   一般原种在适温下20-25天可发满, ,让菌丝充分积累营养,更加洁白、浓密。 *   如由20%减少到15%或由15%减少到10%, *   这样料面上的菌种同时往下生长,能明显缩短菌种长满袋的时间,而且能减少污染。 装瓶。常用容器为750ml罐头瓶或菌种瓶,每瓶装干料2.5~3两。料要装匀,松紧适度,装至瓶肩下1cm处,料面压平。 打洞封口。擦净瓶口,中央打直径2cm的孔至瓶底。用两层报纸和一层聚丙烯膜封口。打洞可增加料底透气性。 * * 灭菌: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 常压灭菌:视灭菌量,需8~10h以上。注意:一是培养料量要适中,物品排列合理,保证蒸汽流通。二是大火猛烧,防止压力忽高忽低。三是灭菌后闷4~6h再出锅。 高压灭菌:1.4~1.5kg/cm2压力下灭1.5~2h,压力不稳或压力低时要延时。高压灭菌应注意: * 灭菌锅内冷空气必须排尽。否则会产生假蒸汽压。 培养基必须排放有序,蒸汽畅通。 灭菌完毕应缓慢减压。自然降温或缓慢排气,防止液体突然沸腾弄脏瓶塞,或瓶、袋胀破。 棉塞防湿。灭菌时棉塞不能接触锅壁,并盖报纸或防水纸,防止冷凝水打湿棉塞。 * * (二)原种的制作 场地消毒:将料瓶和用具放入接种箱熏0.5~2h。 接种:母种表面消毒后带入接种箱,点燃酒精灯,再次对试管外壁消毒。在灯焰范围内,用接种钩将母种分成4~6份,取一份放入料面中部,封口。两人合作既好又快。 培养: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期检查。菌丝长满后,再继续培养3~5天。 * * 三、栽培种制作技术 (一)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配方:与原种培养基可以相同。 菌种袋规格:选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①17×32cm,一端开口,每袋装干料6两。②17×40cm,两端开口,每袋装干料1斤。 * 拌料装袋,注意: 料松紧度适宜;袋壁光滑。 料面要平,中间打孔,以利通气。 绳要绑紧,尽量排除袋内空气,防止涨袋。 灭菌:与原种相同。 * (二)栽培种的制作 场地消毒:同前。 接种方法:双手表面消毒后进入接种箱;原种表面消毒,放于三角架或空瓶上,瓶口表面消毒、火焰灭菌;用镊子把菌种扒成1-2cm小块,均匀接于料面,绑口。 * * 接种时注意: 接种过程应在酒精灯旁进行。 每瓶原种接栽培种10~15袋(两头接种)或50瓶左右。 接种用具使用前表面消毒,火焰灭菌。 接完种后,据接种量确定封口松紧度。 培养:同原种。 * 三级菌种生产的工艺流程 * 四、菌种污染原因及防止措施 (一)常见杂菌种类: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和霉菌。 * * (二)污染原因及防止措施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表现为瓶壁和袋壁上出现杂菌菌落。原因:灭菌压力或时间不足,或者高压灭菌时锅内空气没有排尽。 措施:锅内空气排尽;保证灭菌压力和时间。 * 菌种带杂菌。表现为菌种块周围首先污染。 措施:选用纯正菌种。 接种操作中污染。污染点常分散在培养基表面。原因:接种时无菌操作不严格。 措施:接种场所及工具消毒、灭菌要彻底,接种操作在灯焰形成的无菌区进行,并要敏捷迅速。 * 培养室环境污染。培养室环境不卫生,或通风不良、潮湿等导致棉塞等封口材料受潮而污染。 措施:选择清洁、高燥的场地作菌种培养室。 破口污染。灭菌操作或运输中不小心,使容器破裂或出现微孔而污染。 措施:灭菌操作或运输中要轻拿轻放,所用器具不能带毛刺。 结 束 * 本章重点 菌种的本质,三级菌种的概念。 三级菌种的制作方法以及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结 束 * 复习思考题 什么是菌种? 什么是三级菌种?为什么要制作三级菌种? 消毒和灭菌的概念?常用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如何提高制种的成功率和菌种质量? 菌种制备过程中常见的污染原因及防止措施有哪些? * * 通常分三级。 又叫一级菌种或试管种,常用接种量:1只母种→4-6瓶原种。又叫二级菌种或瓶装种,每瓶原种→约20袋栽培种(两头接种时为10-15袋)→栽培袋(熟料栽培的接种量为3%-5%,生料栽培的接种量为5%-10%)。 又叫三级菌种或袋装种,   是指杀死一部分微生物。是指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