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电能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做好工厂供电设计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厂供电系统首先要能满足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求,其次要确保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并能做好节能。本设计根据某水泥厂所能取得的供电电源和该厂用电的实际负荷,并适当的考虑生产的发展,按工厂供电的基本要求,对各个车间进行了负荷的计算和无功功率的补偿;确定出了各个变电所的位置及各个变电所变压器的台数、容量和型式;计算的短路电流;选择了各线路的导线截面和变电所高低压设备;配置了继电保护装置;绘出了设计图样,完成了水泥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计算负荷;无功补偿;变压器;短路电流
前言
本课程设计分为八章。首先是课程任务简要介绍了本次课程设计的一些任务要求及所给的数据,其中所进行的数据计算有包括负荷计算,短路计算等。然后有主接线设计,最后是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以及主要继电保护与防雷接地设计
本小组是第十四小组成员包括戴迤东,王莎,王江林,李文明。组长主要负责设计内容中的负荷计算、变压器的选型和监督。成员王莎负责短路计算、总接线图。成员王江林负责电气设备的选择、线路的选型。成员李文明负责防雷接地、继电保护。
由于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和自身的知识储备不够多的情况下,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失误与纰漏。书中如有出现失误与纰漏望各位老师和同学及时指正。本组全体将虚心接受并改正和加以学习。
目 录
摘要 I
前言 Ⅱ
目 录 Ⅲ
1 绪论 1
1.1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意义 1
1.2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2
1.3工厂的原始资料 2
1.3.1工厂的生产要求与工艺流程 2
1.3.2工厂的原始数据 3
2 水泥厂供配电的具体参数及概况 4
2.1水泥厂的供电具体参数 4
2.1.1水泥厂总平面图 4
2.1.2工厂负荷情况 7
2.1.3供电电源情况 4
2.1.4供电局要求的功率因数 5
2.1.5电源短路容量 5
2.1.6电费制度 5
2.1.7气象资料 5
2.1.8地质水文 5
3 负荷计算 6
3.1负荷计算的意义 6
3.2水泥厂车间的负荷计算 6
3.2.1水泥厂单个车间的负荷计算 6
3.2.2各个车间的负荷计算汇总表 7
4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8
4.1各车间变电所的设计及无功功率补偿 8
4.1.1变配电所选择的一般原则 8
4.1.2各个车间变电所的位置及全厂供电平面草图 8
4.1.3各车间变压器台数、容量选择及无功功率补偿 8
4.2各车间变压器选择及无功功率补偿 10
4.2.1变电所MCC2变压器台数及容量选择 10
4.2.2 变电所MCC8变压器台数及容量选择 12
4.2.3变压器台数及容量选择 13
4.2.4变压器台数及容量选择 14
4.2.5变压器台数及容量选择 15
5短路电流计算 18
5.1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及意义 18
5.2短路计算 18
5.2.1短路电流计算等效示意图 18
5.2.2短路电流及容量的计算 18
6 工厂变电所主接线图 22
6.1全场配电系统 22
6.1.1工厂变电所主接线图 22
6.2电缆的选择 22
7 继电保护的设计和整定 26
7.1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26
7.1.1电力变压器的过电流保护 27
7.1.2电力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 27
7.1.3电力变压器过负荷保护 27
7.1.4电力变压器的差动保护 28
7.1.5电力变压器的瓦斯保护 28
7.1.6变压器瓦斯保护 28
7.2自动重合闸 30
7.3备用电源自动投入 31
8 防雷设计 34
8.1水泥厂的防雷接地设计 34
8.1.1架空线路的防雷措施 34
8.1.2变配电所的防雷保护 35
8.1.3高压电动机的防雷措施? 36
8.2防雷装置的设计 36
8.3.接地装置设计 37
参考文献 38
结束语 39
致谢 40
1 绪论
1.1工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意义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核心动力。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而且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和其它高新技术无一不是建立在电能应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企业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