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思修第三章2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下篇)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三个和谐。即让孩子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 ——戈登 课堂思考 1、人生环境包括哪些方面?为什么要科学看待人生环境? 2、为什么说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是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充分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1 主要目标 1、树立身心统一的健康观 2、认清心理健康与心灵高尚的关系 3、正确认识自我 4、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2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 2、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 3、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 4、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3 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学习心理困扰-------紧张焦虑 人际关系不适-------孤独烦恼 异性交往问题-------压抑冲突 自卑心理过重-------抑郁自责 担心前途发展-------迷茫忧郁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4 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1 认识共处共存的意义 社会上曾流行一句话:“与你无关。”这是一句冷漠得不近情理的话。其实世界上所有的人都与你有关。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富家小姐在车里吃香蕉,发现香蕉腐烂不能吃,便随手扔到车窗外面。某穷人家的孩子经过那儿,捡起那香蕉来吃,结果这孩子吃坏了肚子,发烧了。当天晚上,富家小姐父亲的工厂发生火灾,整个厂房烧成了一片废墟。因为当晚值班的警卫临时离开。他离开是因为他的孩子吃了捡来的烂香蕉发烧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密切。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2 认识共处共存的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教育要引导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和他人一起生活” ,“教育的使命是教学生懂得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教他们认识地球上的所有的人之间具有相似性又是相互依存的。” 其核心思想即揭示了人类共生共存共荣共进的重大意义。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3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问题 交往平淡 不善交往 不敢交往(严重的发展为社交恐惧症) 不易交往 不当交往 不良交往 不愿交往 异性交往误区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4 原因分析 1、认知误区:自我、他人、人际交往活动(过分关注自我、过分追求完美、过分理想化) 2、情绪失调:情绪两极化、容易冲动 3、个性缺陷(攻击型、退缩型) 4、能力不足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5 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诚信原则 3、宽容原则 4、互助原则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6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我调适 1、调整认知方式 2、端正交往态度 3、优化个性品质 4、增强人际魅力 5、学习交往技巧 6、积极付诸行动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7 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掌握竞争智慧 2、增强合作精神 3、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四大关系”的核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反映。因此,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创设良好人生发展环境的关键。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 正确认识“四个统一” 1、人的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2、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 3、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 4、享受个人权利、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 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凭道德调适个人与社会发展的矛盾 2、以责任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 3、用行动实现自我完善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课堂讨论 1、怎样理解“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 2、为什么说“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1 我国目前的生态问题 1、自然灾害频繁 2、工业危害严重 3、环境污染厉害 4、资源急剧减少 5、气候极端反常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2 工业化的“双刃剑” 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大大提高了人民的生活生平。 另一方面,掠夺了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忽视了后代的利益。 四、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3 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 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人对自然应承担应有的道德责任,应自觉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氛围。 情景模拟 假如你是浙江省省长,你将怎样解决浙江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 谢谢大家! *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全真模拟卷.pdf VIP
- 人教版(25秋新教材)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3《Same or Different》全单元教学课件.pptx
- 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课件.pptx VIP
- 第15讲 椭圆的共轭直径(解析几何)(解析版)》.pdf VIP
- 临床工作中科研与创新思维的建立.ppt VIP
- 酒店治安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docx VIP
-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上下册).doc VIP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doc VIP
- 体育与健康《田径--投掷》大单元教学计划(18课时).pptx VIP
- 抗震加固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