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肺脑复苏11.ppt

  1.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肺脑复苏11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李云秋 心跳骤停的定义 心跳骤停的定义,从不同的临床角度出发,心跳骤停的定义也不完全相同。 WHO:发病或受伤后24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 心跳骤停的定义 AHA:为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跳骤停所作的定义是:冠心病发病后1小时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脏骤停。 Cecil 内科学第十六版则规定:任何心脏病患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即应视为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历史回顾 现代CPCR 1936年-动物模型的建立Negovsky 1956年-电除颤Zoll 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Safar 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Kouwenhoven 1966年-CPR-美国科学院 心肺复苏历史回顾 现代CPCR 应用阶段-60年代 广泛采用阶段-70年代 改良与完善阶段-80年代(产生了胸泵学说及辅助方法) 效果评价阶段 心肺复苏历史回顾 1974年AHA开始制定心肺复苏指南; 1980、1986、1992年多次进行修改; 2000年将指南修订成心脏紧急救治和CPR国际指南; 2005年再次修订CPR指南 研究发现 心源性猝死 75% 与心律失常有关88%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83% 致死原因:室颤和无脉性室速 资料表明 猝死20~30s内行电除颤,几乎100%获救。 1~2mins行除颤,生存率80~90%。 10mins, 生存率仅10%。 每延长1分钟,生还率降低7~10%。 流性病学调查 猝死多发生在公共场合或家庭。 医务人员赶到10分钟,失去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成功率极低,国内1%,欧洲5%,美国5~8%。 推出院外抢救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AED 新指南的主要变化 保证有效循环 除颤:早期应用; 复苏用药: 加强脑复苏: 黄金抢救时间: 4分钟内,6分钟是极限 2005最新CPR指南 有效心脏按压:要求产生适当血流,频率100次/分,压/放比相等,中断按压时间控制在5秒钟以内。 双人、单人CPR按压/通气均为30:2。 2005最新CPR指南 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吹气时间1秒钟以上,并要见到胸部起伏。 电除颤:需电除颤时,给予一次电击(300J)后即行5组30:2 CPR,约2分钟后再检查心律,若复苏无效重复CPR。 2005年最新CPR指南 如已用高端通气,直接按压100次/分。 心脏起搏用药首选肾上腺素,也可单用血管加压素替代第一剂、第二剂肾上腺素。 抗心律失常药首选胺腆酮。 2005年与2000年比较 1、不间断的心外按压重要性,心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关系比例 15:2 到 30:2 ; 2、人工呼吸、机械通气提倡小潮气量; 2005年与2000年比较 3、电击除颤 首次除颤与按压的时间关系、电击的次数、提倡使用双向波除颤器,建议能量200J; 4、药物:升压 抗心律失常 建立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 心肺复苏指南 寻找证据 ↓ 质量评价 ↓ 研究水平 ↓ 推荐等级 心搏骤停对脏器的损害 人体重要脏器对缺氧敏感的顺序为脑、心、肾、肝。 复苏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能否恢复密切相关。 脑组织的代谢特点: 1、耗氧量高。 脑的重量占体重的2%,血液供给占静止心排出量的15%。 而耗氧量占全身的20%-25%,在婴幼儿约占50%。 脑组织的代谢特点: 2、无氧代谢能力有限,只占有氧代谢的1/20。 3、脑组织对缺氧很敏感,在正常体温下,心脏停搏4~6分钟,即可造成“不可逆转”的脑损伤。 缺氧对脑组织造成的损害 脑血管自动调节机能丧失,脑血流量减少。 微血管管腔狭窄,微循环再灌注受限。 脑细胞代谢紊乱脑水肿。 二氧化碳蓄积,渗透压升高,加重脑水肿。 对缺氧缺血的耐受能力 大脑-- 4-6分钟; 小脑--10-15分钟; 延髓--20-25分钟; 交感神经节--45-60分钟; 脑细胞损伤的进程-脑循环中断 10秒-- 脑氧储备耗尽; 20-30秒--脑电活动消失; 4分钟--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其他脏器的耐受能力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肝细胞——1-2小时 肺组织——2小时 心脏变化分三期: 潜伏期:心肌组织内原存的少量氧(仅够供心收缩数次)全部耗尽。 功能恶化期:心肌缺血6-7分钟后磷酸肌酸全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