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花萼与芸香:钱塘汪氏振绮堂诗人群
花萼与芸香:钱塘汪氏振绮堂诗人群
内容提要 钱塘汪氏家族自徽州歙县迁入杭州,以经营典当业起家,有足够的资财保证家族文学活动的进行。以振绮堂藏书楼为活动中心的诗人群,从汪宪开其端,至汪远孙兄弟最为兴盛。该诗人群以汪氏几代文士为中心,其中包括数位女性。围绕中心的文士有汪氏家族的馆师,有多重关联的姻亲,还有其他性情投合的诗友。汪氏的馆舍园林是唱和雅集的中心,汪氏文士在此良好环境中成长,或参与唱和,或得往来文士的指点。汪氏家族文学传统的形成,汲取了大量外来的文学营养。汪氏文士对厉鹗有特别的感情,从中可看出崇尚宋诗的诗学取向。文学活动为汪氏家族建立起以“旧家”为主的人际网络,扩大其家族在杭州的影响。汪氏文士在参与诸多文学活动外,还以振绮堂的名义刊刻族人、师友、乡贤著作,自乾隆至民国初年,除战乱中断外,刊印书籍自成脉络。振绮堂是家族的标志。
关键词 钱塘汪氏 振绮堂 诗人群 家族文学 ?
钱塘汪氏家族的兴起,始于乾隆年间的汪宪,衰落于咸同战乱之际的汪曾本;至光绪末年民国初年汪康年、汪大燮,汪氏家族略有复兴迹象。汪氏振绮堂作为两浙有名的藏书楼,在乾嘉道之际,多与赵氏小山堂、卢氏抱经堂、吴氏瓶花斋、孙氏寿松堂、郁氏东啸轩、吴氏拜经楼、郑氏二老阁、金氏桐华馆等在同一行列;在藏书之外,汪氏家族的汪宪、汪瑜、汪璐、汪端、汪远孙、汪迈孙、汪菊孙以及后来的汪康年,还有与汪氏家族因姻娅而建立联系的梁敦书、陈文述等家族,在杭州形成一个诗人群体,风雅绵延百馀年。汪氏家族的起落变化之间,书香特质始终未变。藏书、著书、刻书活动为汪氏家族在作为人文渊薮的两浙塑造了独有的文化身份,作为振绮堂的藏书楼名,直到汪康年编刻丛书时还沿用,钱塘汪氏小宗谱,也以振绮堂标识。对于汪氏家族而言,振绮堂及其藏书是一种文化资本,它为汪氏家族赢得了无数声名,对于族人而言,因为振绮堂的驰名而吸引集结大批文士,使得它成为一个文化或文学交流中心,汪氏的族人就是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并接受文学的熏陶。
徽州人的外迁对各地文化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题目。汪氏家族祖籍歙县,与其联系密切的瓶花斋主人吴焯也是歙县人,吴氏后人吴用威云:“吾家故歙人,明季始移居于杭。康熙中门祚寖盛,一时群从多以谈艺好客相尚,而绣谷(吴焯)先生尤为眉目,瓶花雅集,东南称诗薮焉。”[2]知不足斋主人鲍廷博是歙县长塘人,其父鲍思诩业冶坊于浙,先侨居乌程,后移家杭州,其父性嗜书,大购海内善本,廷博光大父志,遂以藏书刻书名世。[3]此外,由休宁徙居桐乡的汪氏家族中,汪森、汪文柏、汪文桂三兄弟以藏书名世,又皆有诗集,如汪森的《裘杼楼诗稿》、汪文柏的《古香楼吟稿》,藏书、写诗传统到汪森的曾孙汪仲鈖、汪孟鋗犹得以延续,二人有诗集《桐石草堂集》、《厚石斋诗集》。黄裳尝推测汪家“必休宁大贾也”,又云:“颇疑汪氏之先为休阳巨贾,寄籍桐乡,好风雅,而名士者流亦倚之,遂为文化中心。乾隆中扬州马佩兮兄弟则业鹾巨富,藏书好客,亦如之。较早杭州有汪然明,亦徽州大贾,尝为柳如是刊《湖上草》,亦自有《春星草堂集》。稍后汪启淑亦徽人巨富,居杭州,藏书藏印,好事著名。”[4]其中汪然明即汪汝谦,生于万历丁丑,卒于顺治乙未,本是徽州歙县丛睦坊人,迁居杭州后,造“不系园”和“随喜庵”画舫,集结当时文人,如陈继儒、钱谦益等近五十人,雅集唱和,风雅之至。[5]自汪汝谦后,汪家代有文人出,《丛睦汪氏遗书》收录汪氏十五人诗文集,绵延八代,汪师韩即其中著名者。
这些迁入浙江的徽州人在经商致富后,由商转文,或亦文亦商,收藏作为文化财富的书籍,构建藏书楼,通过风雅的集会,渐形成文化中心,在此文化中心生活的族人,无论长幼,皆得文化之熏染。此种不断转化和承接,促使书香之绵衍,文化世家之形成。汪氏家族由徽州入浙江,以何种职业起家,又有何种凭借能维持百馀年的风雅,在汪氏文士的诗文集中没有线索;而在汪諴《十村公遗训》中有一条重要材料:
我们人家除开当外,别无一事可做。[6]
一九三五年洪业对汪适孙(号又村)藏书簿记钞稿本研究后,得出与上条材料相呼应的结论:
汪氏虽妇女辈,亦辄以书画诗词,名闻于世。一家四代,文雅风流,冠冕全郡。此亦唯其裕于财故能为力耳。今观此册叶八十二有奕懋典、恒泰典、宏兴典、宏丰典年月总赈各若干册。所开当铺,已有四所,其富可知。故能豪于好客,而勇于买书刻书也。[7]
道光之初,东南数省,岁时丰登,民生给足,世家右族,尤能不事淫靡,好为文字友朋之乐。而其时知名之士,承乾嘉诸老之绪论,词章经术具有原本。寻常觞豆,篇什流播,彬彬可观。先生(汪远孙)兄弟藉祖父馀资,读书好客,倡为吟社至十馀年,又为世家右族之所未有。[8]
汪氏家族的当铺不止以上四所,检汪诒年撰《汪穰卿先生传记》,又提及“文泰当”、“临平当”。[9]典当业是汪氏家族优裕经济境况的保障;此外,在承平之世和人文之区崛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