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第二章液体表面性质.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第二章液体表面性质

例:打开活塞后,两肥皂泡将如何变化? 例题2 一根U形玻璃管左右内半径分别为R = 1.5mm和r= 0.50mm,如图所示,试求两管中水面的高度差h。 解:设水完全润湿玻璃管。细管内C点与A点同高度。 例题3 如图所示,内半径为r的毛细管注入某种液体,液体完全润湿管壁。管的下端形成一个液滴,其形状可视为半径为R的球面的一部分。求证管中液柱长度为 二、影响饱和蒸汽压的因素 1. 定性分析 液体本身的性质:对于内聚力较小(容易挥发)的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受液体内部作用力较小,饱和蒸汽压较大。 温度: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越剧烈,表面层的分子越容易摆脱液体的束缚逃出液面,饱和蒸汽压越高。 三、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2. 定量分析 设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为: 平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为: (1) 凹液面 (2) 凸液面 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凹液面: 凸液面: 同理可证凸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和水平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PC 之差 水蒸气易在凹液面上部凝结 水蒸气不易在凸液面上部凝结 “过饱和蒸气” “凝结核”凝结核作用.swf 四、饱和蒸汽压与水的凝结 五、应用 暖云 冷云 混合云 水蒸气——凝结——雨 3.熏烟防霜冻 1. 云 2.人工降雨 水蒸气——凝华——雪 大水滴 雨或雪 凝结核 蒸汽中的杂质微粒 碘化银、氯化钠、硫化物等 六、植物水分的运输机制 现在对植物水分向上运输机制由三种观点: 1、毛细作用 植物体内的主要输水管道木质部导管是一个典型的毛细管系统,它由许多丧失了原生质的死细胞构成,直径约为 0.04mm ~ 0.05mm。 玉米茎的横切面构造 多年生植物(朱槿)茎的横切面构造 室温条件下,水的表面张力系数约为a = 73×10-3 N·m-1,取毛细管的半径 r =0.02 mm ,假设水完全润湿毛细管壁,得: 这个结论似乎说明对于低矮的植物靠毛细现象就可以满足水分向上运输的需要。 实际上植物导管的上端并不是敞开的(与上述毛细管模型不同),导管中从上到下均充满了水分,而且毛细现象无法满足稍高的植物的输水需要,更不要说参天大树了。 2、渗透作用 在生命系统中有许多膜相结构都是半透膜,如细胞膜、动物的膀胱、肠衣等,它们都存在渗透现象。 如图所示的 U 形管底部有一半透膜 MN 将糖溶液分成两个浓度不同的区域,左侧浓度高,右侧浓度低。 半透膜只允许小分子通过,而不允许糖类分子、蛋白质分子等大分子通过,这一特性将使左右两边水的浓度相等。 M N H2O 溶质浓度低相当于水的浓度高,溶质浓度高相当于水的浓度低,所以水分子将通过半透膜向溶质浓度高的区域扩散,这种现象称为渗透现象。 由于渗透作用,U 形管左侧液面将升高,右侧液面将降低; 必须在左侧液面施加一个压强 P 才能使左右液面平齐,这个压强称为渗透压。 P 实验证明,早春时节枫树中糖溶液的向上运输就是渗透压造成的。 在早春,枫树根系中积累了头年夏天制造的高浓度糖溶液。土壤解冻时水分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根系,迫使树液上升,直到渗透压等于树液液柱产生的压强为止。渗透压可以使树液上升到 30m 以上的高度。 然而,在夏季,新陈代谢旺盛的植物根部的糖浓度要下降,此时单靠渗透压的作用是不够的。而且有些植物可以高达 60m 以上,如冷杉。 冷杉 这时无论是毛细作用还是渗透作用都无法满足水分向上运输的需要,或许还有其他的运输机制。 澳大利亚桉树156m 美国红杉树115.2米 * 第二章 液体表面性质 * 第二章 液体的表面性质 2.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 2.1 液体的表面张力 2.3润湿和不润湿 毛细现象 2.4悬着水和气体栓塞现象 2.5弯曲液面上的饱和蒸汽压 液体没有一定形状,并具有流动性。 液体分子振动的平衡位置不固定,是近程有序,即在很小范围内在一短暂时间里保持一定的规则性。 液体表面: 液体与气体、固体接触时,交界处形成表面层及附着层。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 液体分子间距为10-10 m,分子排列较紧密; 分子力较大,其热运动与固体相似 ,主要在平衡位置附近作微小振动。 2.1 液体的表面张力 一、表面张力 1.现象: 2.表面张力 (2)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层中有一种使液面尽可能收缩成最小的宏观张力。 (1)表面层:在液体与气体交界面,厚度等于分子有效作用半径R 的一层液体。 R=10-9m (1)蚊子能够站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