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大米.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学]大米

五谷 ------ 第三组 中文学名: 稻   拉丁学名: Oryza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单子叶植物纲 Liliopsida   目: 禾本目 Poales   科: 禾本科 Poaceae   族: 稻属 Oryza     分布地区   多分布于两半球的热带及亚热带,通常生长在平原冲积地、低洼地及江河流域沿岸。中国有4种:除栽培稻外,有野生稻、疣粒野稻和药用野稻,它们有多年生、易落粒的共同特点。稻从南纬40°到北纬53°的世界范围内均有种植。主产国有中国、印度、泰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和巴西等。  它口味好,成饭后松软可口,成为天津的主要粮食产品之一,但是文化大革命中它曾经做为四旧品种停种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改革开放后又在天津南郊大面积种植。  近年,我国北方大面积地区干旱少雨,淡水资源严重缺乏,使水稻的种植又一次受阻,已经好几年没有人种植水稻了。 稻 - 稻的栽培历史 稻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时代就有种植,从浙江河姆渡出土的稻谷可以证实中国在公元前7000年已有栽培,夏商时代黄河流域中下游已广泛种植。现代的主要种植区在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华北、东北也有。种植的水稻大都属于亚洲原产的稻。 栽培稻与野生稻(O.rufipogon,2n=24)的亲缘相近,野生稻与籼稻杂交易结实,广泛分布在中国华南(广东、广西)、西南(云南)、台湾至长江流域。也分布在印度、中南半岛至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爪哇一带,很有可能在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培育下导致了栽培稻的形成。通常认为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是稻的起源中心。     稻米生长范围与产量 平均地区产量 (kg/英亩) 稻生长的最北限是中国的黑龙江省呼玛。但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最高可以在2500多米的澜沧江高原上种植,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中国北方沿河地区也种植稻。也就是说,除了南极洲之外,几乎大部份地方都有稻米生长。 在2003年统计,全世界的稻作产量高达5亿8900万吨。在亚洲就有5亿3400万吨的产量。而全世界稻田总面积可达150万平方公里。目前,最大的稻米出口国为泰国。 稻的生长范围与产量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2005年各大洲稻米产量如下: 而各主要产稻国家2008年的产量如后: 耕种方式 水稻的种植技术,包括稻田和插秧,是在中国发明的。传说中是神农氏教导人们如何种稻。 目前稻的耕种除传统的人工耕种方式,亦有高度机械化的耕种方式。但仍不失下列步骤: 整地:种稻之前,必须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使其松软,这个过程分为粗耕、细耕和盖平三个期间。过去使用兽力和犁具,主要是水牛来整地犁田,但现在多用机器整地了。 育苗:农民先在某块田中培育秧苗,此田往往会被称为秧田,在撒下稻种后,农人多半会在土上洒一层稻壳灰;现代则多由专门的育苗中心使用育苗箱来使稻苗成长,好的稻苗是稻作成功的关键。在秧苗长高约八厘米时,就可以进行插秧了。 插秧:将秧苗仔细的插进稻田中,间格有序。传统的插秧法会使用秧绳、秧标或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记号。手工插秧时,会在左手的大姆指上戴分秧器,帮助农人将秧苗分出,并插进土里。插秧的气候相当重要,如大雨则会将秧苗打坏。现代多有插秧机插秧,但在土地起伏大,形状不是方型的稻田中,还是需要人工插秧。秧苗一般会呈南北走向。还有更为便利的抛秧。 除草除虫:秧苗成长的时候,得时时照顾,并拔除杂草、有时也需用农药来除掉害虫(如福寿螺)。 施肥:秧苗在抽高,长出第一节稻茎的时候称为分蘗期,这段期间往往需要施肥,让稻苗成长的健壮,并促进日后结穗米质的饱满和数量。 灌排水:水稻比较倚赖这个程序,旱稻的话是旱田,灌排水的过程较不一样,但是一般都需在插秧后,幼穗形成时,还有抽穗开花期加强水份灌溉。 收成:当稻穗垂下,金黄饱满时,就可以开始收成,过去是农民一束一束,用镰刀割下,再扎起,利用打谷机使稻穗分离,现代则有收割机,将稻穗卷入后,直接将稻穗与稻茎分离出来,一粒一粒的稻穗就成为稻谷。 干燥、删选:收成的稻谷需要干燥,过去多在三合院的前院晒谷,需时时翻动,让稻谷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