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史地]第16课 中外交往与冲突.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一政史地]第16课 中外交往与冲突

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是什么? 3、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路线 4、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影响? 思考讨论: (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早,规模大,到达地区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 二、戚 继 光 抗 倭 什么是倭寇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他们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1、面对倭患,明政府派谁去抗倭? 2、戚继光怎样抗倭? 3、戚继光抗倭,结果怎样?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从________开始,一些_____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___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_______的居住权。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7小字 了解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史实 1987年4月13日下午,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中葡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 4.1553年,攫取在我国澳门居住权的西方        殖民国家是( )  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意大利               * * ?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而举行的海上阅兵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上阅兵,“郑和”号远洋航海训练舰驶进了阅兵海域,让人们想起六百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观场面。 我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我为什么下西洋?为什么能实现远航? 一、郑和下西洋 思考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造船技术发达 指南针的运用 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人数 规模 次数 时间 郑和下西洋盛况 1405~1433年 先后7次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次 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每次出海2.7~2.8万人 假如你是郑和船队随行的大明官员,担负着协助郑和与其他国家友好交往的使命,你将会带给他们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呢? 观察下列一组邮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郑和的半身画像。郑和身穿蟒袍,披青布斗篷,身后是波涛汹涌的大海,海上有郑和的宝船,反映了郑和决心完成远航使命的英雄气概。 你说对了吗? 第一张 郑和到达占城,占城国王骑象欢迎郑和的情景。郑和与国王同坐在大象身上,四周是载歌载舞欢迎郑和到来的占城人民。 你说对了吗? 第二张 郑和的船队到达阿拉伯,明朝的使者用丝绸、瓷器同当地人民交换产品。人们态度友好,气氛和谐。 你说对了吗? 第三张 郑和的船队到达非洲,当地的国王穿着礼服欢迎郑和。人们高兴地手舞足蹈,郑和抱拳向人们表示感谢。 你说对了吗? 第四张 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影响 戚继光 (1)组建“戚家军” (2)与人民群众并肩作战 九战九捷,荡平倭寇。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想一想: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2. 对戚继光和岳飞两者的评价有何区别 ? 1. 为什么戚继光能取得抗倭的胜利? (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戚家军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4)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抗击的是外来侵略者,岳飞抗金是中华民族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是抗金英雄。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6世纪 欧洲 侵略活动 1553年 葡萄牙 澳门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 恢复行使主权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戚继光抗倭(明朝中期)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33年) 目的、条件、过程、影响 民族英雄 交 往 冲 突 明朝的对外关系 选择题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 A.东南亚各地                      B.阿拉伯海沿岸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炫耀明朝的强大   C.换回西洋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D.推销本国的丝绸和青花瓷 A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