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第二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ppt

  1.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第二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科学出版社案例式教材《生物化学》课件 第二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第二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三节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分离纯化 概述 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是由DNA编码的氨基酸组成的。 蛋白质的重要性: 1.含量大:占人体固体成分的45% 2.分布广:遍及全身各组织细胞。 3.种类多:人体内有10万余种。自然界有100万之多。 4.功能繁(复)杂:每种蛋白质都有其特异功能。 蛋白质的分子组成 组成蛋白质的元素 主要有C、H、O、N和S。 有些蛋白质含有少量磷或金属元素铁、铜、锌、锰、钴、钼,个别蛋白质还含有碘 。 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就可以根据以下公式推算出蛋白质的大致含量: 一、氨基酸(amino acid) 存在自然界中的氨基酸有300余种,但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仅有20种,除甘氨酸外,均属 L-α-氨基酸 。 (一)氨基酸的一般结构 中心一个α 碳原子 -- Cα 连接一个氨基基团 NH2 一个羧基基团 COOH 一个氢原子 H 一个不同的R基团 侧链 L-氨基酸和D-氨基酸 1. 非极性疏水性氨基酸 2.极性中性氨基酸 3.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 4.带负电荷的酸性氨基酸 记忆口诀 甘、丙、缬、亮、异,三、四碳烃基。 丙、丁羟丝、苏。(半)胱、蛋含有硫。 酸有天冬、谷;碱有精、赖、组。 苯、酪、色、脯环;中性天、谷胺。 1.组成蛋白质的编码氨基酸只有20种。 2.除G外,其他编码氨基酸均为L-型。 3.P为环状亚氨基酸。 4.含羟基氨基酸有:S、T、Y。 5.含硫氨基酸有:C、M。 6.芳香族氨基酸有:F、Y、W。 7.支链氨基酸有:V、L、I。 8.酸性氨基酸有:D、E。 9.碱性氨基酸有:R、K、H。 二、肽 (二)天然存在的活性肽 1.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GSH)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第二节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α-螺旋 要点 ① 呈右手螺旋(棒状) ② 螺旋一圈含3.6个氨基酸残 基,螺距 0.54nm。 ③ 螺旋稳定靠氢键,氢键方向 与螺旋长轴平行 ④ R侧链对螺旋的形成和稳定 有影响。 β-折叠 要点 ① 呈伸展、锯齿状结构。 ② 有顺向平行和反向平行两种 构象。 ③ 折叠的稳定靠氢键。 ④ R侧链对折叠形成、稳定有 影响。 五、蛋白质的分类 (一)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 (一)蛋白质的功能依赖于特定的空间结构 Hb与Mb一样能可逆地与O2结合, Hb与O2结合后称为氧合Hb。氧合Hb占总Hb的百分数(称百分饱和度)随O2浓度变化而改变。 协同效应(cooperativity) 蛋白质的一个亚基与其配体结合后,能影响其中另一个亚基与配体结合能力的现象,称为协同效应。 如果是促进作用则称为正协同效应 (positive cooperativity) 如果是抑制作用则称为负协同效应 (negative cooperativity) 变构效应(allosteric effect) 配体与亚基结合后引起亚基构象变化的效应称为变构效应。 朊病毒病 已发现的人类朊病毒病有: 库鲁病(kuru disease)、脑软化病(GSS)、纹状体脊髓变性病或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新变异型CJD(new variant CJD,nvCJD)或称人类疯牛病和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FFI)。 动物的朊病毒病有: 牛海绵状脑病或称疯牛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BSE)、羊骚痒症(scrapie,SC)等。 酚试剂呈色反应 是最为常用的蛋白质定量方法(Lowry法) (一)改变蛋白质的溶解度 常用方法有: 盐析 有机溶剂沉淀 调节pH 改变温度等 (二)根据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方法 常用方法: 离心 超滤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