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建委办公室.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市万州区建委办公室

第 5 期 重庆市万州区建委办公室 2007年3月13日 在建委系统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2007年3月11日) 汪夔万 同志们: 在建委和大家共同工作了四年,今天就要画上句号了。这几天听到喊区长,一下还反应不过来,特别是听到建委系统的同志喊,还很不习惯,总觉得耳朵别扭。四年来,好不容易才把怎样当建委主任这门手艺学得半生不熟了,一转眼,却又要离岗转业去学习新手艺了。四年来,在建委大小会上讲过不少话,一转眼,今天就是以卸任建委主任、市政局书记的身份最后一次在城建系统干部大会上讲话了。古人讲什么叫逝者如斯,什么叫白驹过隙,什么叫弹指一挥间,对这些人生感受一下就有了更深的理解,感到真是要珍惜时间,珍惜缘份。今天坐在这里,看着在座这些年来“一个锅头搞饭吃,一个战壕拼刺刀”的战友们,看着在座一个个熟悉的同志,我觉得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千头万绪却又不知如何说起,想了想,集中表达四层意思,告别、交卷、感谢、祝愿。 一、告 别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上台必有下台时。有生必有死,有上必有下,走上舞台的那一天就决定了迟早会有退出舞台的那一天,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这点辩证法我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就知道,并且在平常工作中也用这种倒计时读秒的要求经常提醒自己要尽量珍惜机遇,抓紧时间,多干点事。但真正到了辩证法兑现它的规律的时候,到了今天离开建委这个舞台向大家谢幕的时候,感情上还是很有些难翻这个坎。 聚散离合总关情。离别之情,是人所共有的一种很真实的感情。诗人是人群中的神经末梢,他们是最敏感的,最能捕捉到这些“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的共同感受并物化出来的。南朝的一个御史中丞,相当于今天的中纪委书记,名叫江淹,就是成语“江郎才尽”中的那个江郎,此人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题研究过离别问题的社会学家,他专门写了篇《别赋》,辟头第一句就叫做“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即这种感受仅此一种,再无其它。宋人柳永“多情自古伤离别”,王安石“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等等,都表达了这种浓厚的离情别绪。唐人习惯于在灞陵,相当于今天的青杠榜收费站高速路口,以折枝杨柳为别,“杨柳尽折寄相知”,这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就更不得了,把树枝都折完了,严重违反城市绿化条例。古人既没有飞机坐,也没有手机打,人生途中一别之后往往就是多年无音讯,所以把离别和离别之情看得很重。现代人的感情寄托要方便得多,不管你五大洲四大洋,一个短信就OK了。所以与古人相比,我们今天在此别过就很简单,不是重别远别,只是轻别近别,一不离线,二不离城,一来还在城建战线上工作,大家打交道的机会多;二来别也别得不远,无非就是隔条江,空间距离十公里,时间距离一刻钟。如果嫌见面还麻烦那就更简单,拿起电话一秒钟就喊到了,比如说哪天伙食团想起了通知我回来改善一下伙食的话。 尽管感情很不平静,之所以讲几句轻松点的话,是因为觉得不用把这个谢幕仪式搞得过于严肃,是因为仍然还有共同的万州城建事业激励我们去共同奋斗,需要朝前看。与儿女惺惺作态相比,我更愿意和大家共同欣赏“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豁达雄浑一点的情感审美,万里犹比邻,何况仅一江之隔,我完全相信大家的心是相通的。总之,以后到建委就相对来得少了,至少不是天天来坐班了,今天就正式向大家告个别。 二、交 卷 一年结束,商家要盘点,银行要扎帐。一届结束,也还是要向大家交个卷,和上任时的“保证书”对照检查一下,看是不是帐实相符。今天和大家办交接这个时间很凑巧,正好把在建委工作4年48个月的工龄干满了。我翻了翻四年前的昨天也就是2003年3月10日,也是在建委系统干部大会上和大家见面时的讲话,叫表态也好,发誓也好,承诺也好,总之那个“保证书”上写了三条。一是要干净,在任何情况下不搞任何形式的权钱交易;二是要干事,要对万州这个城市负起责任,对万州人民的人居环境改善负起责任,对建委系统几千职工负起责任;三是尽管个人能力有限,但将尽我所能,尽忠尽智,尽心尽力。细化了一下,叫做要做到“三个两”,即不谋钞票、选票“两票”,依靠大家、专家“两家”,特别是抓好干一点实事、培养一点建设人才“两点”。 自我总结一下,干净还是说得起硬话的,经济上没有谋私,政治上没有钻营;干了点事,也是尽了心尽了力的,综合打分,及格。就干一点实事而言,这几年和大家在一起,画了几张图(总规、控规、专项规划等),修了几条路,建了几个基础设施和广场坝坝,整治了一些大街小巷公共环境,基本上把马路扫干净了;在软件方面,还在委内整了点风,做了点“针灸”,接触了一点矛盾,得罪了几个人,维护了一点公共利益。四年盘点,屈指可数,无非就是做了这么几件事。就培养一点建设人才而言,尽可能扩大视野,广泛深入走好群众路线,选一点德才兼备的同志把建设队伍搞得“青黄要接”一点。但毕竟是一种准确率不容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