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产业结构.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货币政策应积极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动   货币政策与产业结构存在一定关联。一方面,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汇率等影响实体经济的总量,也通过信贷投向影响实体经济的结构。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需求、货币流通速度等,对货币政策传导有直接影响。随着产业发展、城乡融合进程,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正出现两个重要变化(图2):一是第三产业中金融和房地产业增加值的占比在2009年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占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从1978年的28.2%降至2009年的10.3%,未来可能进一步降至10%以下;金融和房地产业的增加值占比则从1978年的4. 1%升至2009年的10.7%,未来可能继续上升。二是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即将超过第二产业产值占比。2009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6.3%,比2008年下降1.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2.5%;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3.4%,比2008年上升1.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2.8%。照此速度,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将超过第二产业,但贡献率超过第二产业尚需时日。 图2:GDP构成的产业结构(1978-2009) ? ?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摘要(2010)。   对货币政策而言,值得关注国内生产总值产业构成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理论上,货币流通速度主要受支付习惯、财政金融制度等影响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但实际上由于经济发展阶段、收入水平、产业结构、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等不同,各国货币流通速度存在很大差异且波动性较大。就产业结构而言,不同生产周期、不同资本有机构成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重不同,以及社会生产的专业分工程度等都会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因此,各国货币流通速度的迅速下降一般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动,产业结构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货币流通速度的降低。尤其是以农业占GDP比重急剧下降和快速工业化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变动往往伴随货币流通速度的显著下降。韩国、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在1978-2005年间均出现类似情况。如韩国农业占GDP 的比重从1978 年约20%降至2001 年的4.34%,同期货币流通速度从约3.1降至1.3。同期日本和美国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其货币流通速度变动不大[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流通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M1和M2的流通速度分别从1985年的1.73和2.70降至2010年的0.55和1.49(图3),除市场化、货币化、金融深化外,产业结构变动也是重要原因。这是因为,工业部门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使得生产周期长和资本有机构成高的第二产业企业不断增多,其资金周转较慢且资金占用较多,使得货币流通速度放慢。 图3:中国货币流通速度(1985-2010) ? ? 数据来源:CEIC。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很多且错综复杂,使得货币流通速度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考察和计算,但总体上看,经过30多年的市场化和货币化,货币流通速度不大可能继续大幅下降。随着第三产业占比的逐步上升和金融深化,流通速度有可能趋于稳定,并存在一些导致其略有上升的动力。   首先,第三产业生产周期相对较短,资本有机构成不如工业制造业高,资金占用量较少且周转快。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第三产业在全部中长期贷款中的占比为49.1%,比2007年末提高3.88个百分点,但扣除“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外的其他第三产业在全部中长期贷款中的占比为21.7%,与2007年末持平,显示相对于第二产业和固定资产投资而言,第三产业中长期信贷需求增长较慢。因此,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有可能加快货币流通。   其次,市场化和货币化程度已超过30年,社会产业分工日益专业化,市场细分程度提高,进入市场交易的中间产品增多,生产效率较高,每单位GDP产出需要的货币量将趋于下降,带动货币流通速度上升。   最后,金融业自身结构日益多元化,社会融资总量与GDP之比从2002年的35.9%上升至2010年的55.1%,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直接融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机构表外业务迅速发展,电子货币、信用卡支付等日益增多,个人和企业可以选择更加多样灵活的支付结算方式,减少资金占用数量和时间。同时,居民持有的股票、债券等财产性资产增多,持币愿望降低,也会推动货币流通速度的提高。   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流通速度趋稳甚至略升的态势将会给货币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带来以下影响:一是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的对应关系可能更加明确。货币流通速度趋稳,意味着一定数量的货币供应实现GDP的水平波动性下降,有利于增强货币扩张或收缩影响实体经济的有效性,但也要求货币供应量的数量目标更加精准,以免超过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为此,应更加关注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密切监测分析和把握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