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书籍-366-侣山堂类辩.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医学,诊治,治疗,中医,西医,超声波,内科,外科,骨科,药理学,针灸

篇名侣山堂类辩 书名:侣山堂类辩 作者:张志聪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序 属性:余家胥山之阴,峨嵋之麓,有石累焉纷出。余因其屹然立者,植之为峰;块然枵 者,根据之为冈;峭然 削、洞然谷者,缀之为曲屈、为深窈。就其上筑数椽,而南则 轩临其山。客有访余者, 望其蓊蔚阴秀,咸 低徊留之,拟冷泉风况焉。余日坐卧轩中,几三十年,凡所着述,悉于此中得之。去冬 《素问》成,渐次问 世,偶慨叹曰∶既阐圣绪,仍任习讹,譬比倒澜,等同鸥泛,爰是错综尽蕴,参伍考详, 随类而辩起焉。 虽然,恶乎辩哉!夫天下有理所同者,同无容辩,天下有理所异者,异亦无容辩。即天下 有理之同,而勿 为理之所异,理之异,而或为理之所同者,同中异,异中同,又无容辩。惟是理之同矣, 而同者竟若异;理之异 矣,而异者竟勿同。同之不可为异,异之不可为同,又何容无辩?辩之而使后世知其同, 即知其所以异 矣;知其异,即知其所以同矣;知其同不为异,异不为同,即知其所以同、所以异矣。无 事辩矣!若日予好, 岂敢云然! \x康熙岁次庚戌正阳月西泠\x \x隐庵张志聪书于岩池之花阑\x 目录卷上 篇名辩血 属性:经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 行于经隧。是血乃 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冲脉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上,循背里, 为经络之海。其浮而 外者,循腹右上行,至胸中而散,充肤热肉,渗皮肤,生毫毛,男子上唇口而生髭须,女 子月事以时下。此流 溢于中之血,半随冲任而行于经络,半散于脉外而充于肤腠皮毛。卧则归于肝脏,是以热 入血室,刺肝之期 门。卧出而风吹之,则为血痹,此散于皮肤肌腠,故曰布散于外,乃肝脏所主之血也。故 妇人之生,有余 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月事,数脱于血也。(时俗皆谓男子血不足,女子血有余)。此血 或因表邪太盛,迫其妄行,以 致吐衄者;有因肝火盛者,有因暴怒,肝气逆而吐者,吐则必多,虽多不死,盖有余之散 血也。又心下包络之血 亦多,此从冲任通于心包,为经络之血者,乃少阴所主之血也。如留积于心下,胸中必 胀,所吐亦多,而 或有成块者,此因焦劳所致。治法宜引血归经。若屡 吐不止,或咳嗽而成劳怯,或伤肾脏之原,而后成虚脱,所谓下厥上竭,为难治也。其精 专者,行于经 隧,心主之血也。中焦蒸水谷之津液,化而为血,独行于经隧,以奉生身,莫贵于此。荣 行脉中,如机缄 之环转,一丝不续,乃回则不转,而穹壤判矣。是以有吐数口而卒死者,非有伤于血,乃 神气之不续 也;有因咳嗽而夹痰带血者,肺脏之血也;有因腹满而便血、唾血者,此因脾伤而不能统 摄其血也。学 者先当审其血气生始出入之源流,分别表里受病之因证,或补或清,以各经所主之药治 之,未有不中于窍 者矣。近时以吐血多者,谓从胃出,以阳明为多血多气耳!不知阳明之所谓多血多气者, 以血气之生 于阳明也,而太阳、太阴、厥阴,亦主多血,非独阳明。试观剖诸兽腹中,心下夹脊包络 中多血,肝内 多血,心中有血,脾中有血,肺中有血,肾中有血,胃实未尝有血,而可谓多乎? 目录卷上 篇名辩气 属性:或曰∶人秉阴阳水火而生,总属一气血耳!余观 《伤寒论》注疏,子以皮肤肌腠、五脏六腑,各有所主之气,恐于阴阳之理相背欤!曰 ∶子不明阴阳离合之道, 合则为一,离则有三。太阳之气,生于膀胱,而主于肤表。少阳之气,生于肾脏,而通于 肌腠,故 《灵枢经》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盖太阳之气主皮毛,三焦之气充肌腠。此太 少之气,由下焦之 所生。若夫阳明之气,乃水谷之悍气,别走阳明,即行阳行阴之卫气,由中焦之所生。此 三阳之气各有别 也。三阴者,五脏之气也。肺气主皮毛,脾气主肌肉,心气通血脉,肝气主筋,肾气主 骨。此五脏之 气各有所主也。夫气生于精,阳生于阴。胃腑主化生水谷之精,是以荣、卫二气,生于阳 明。膀胱者,州 都之官,精液藏焉,而太阳之气,生于膀胱。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故少阳之 气,发于肾脏。水 谷入胃,津液各走其道,五脏主藏精者也。是三阴之气,生于五脏之精,故欲养神气者。 先当守其精焉。夫 一阴一阳者,先天之道也;分而为三阴三阳者,后天之道也。子不明阴阳之离合,血气之 生始,是谓失道。 客曰∶三阴三阳,敬闻命矣,请言其合也。曰∶所谓合者,乃先天之一气,上通于肺,合 宗气而司呼吸者也。 夫有生之后,皆属后天,故藉中焦水谷之精、以养先 天之精气,复藉先天之元气,以化水谷之精微,中、下二焦,互相资益。故论先后天之精

文档评论(0)

s1321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