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课件
*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旧唐书·魏徵传》 观后思考: 你知道这句话是哪位皇帝所言吗? 你能简述他的人才政策吗? 你能说出这位皇帝上的优秀品德吗? 目录 1 节用戒奢 原因 精简机构 招贤用能 原因 做法 目的 作用 2 虚怀纳谏 原因 做法 “贞观之治” 3 重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科举制度。 难点:如何对唐太宗作出恰当评价。 节用戒奢 学前思考: 原因 精简机构 1、唐太宗戒奢的原因: 吸取隋亡的教训。认为力戒奢侈,尽量节俭,克制的自己的欲望,减轻百姓负担,这样才能稳定统治。 原因:太宗认为:“官在得人,不在员多”。目的:提高行政效率,减轻百姓负担。做法:精简机构,裁撤冗员。中央各府官员,从2000多减少到643人。 2、唐太宗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招贤用能 学前思考: 原因 做法 目的 作用 1、唐太宗招贤用能的原因与做法: 原因与做法:唐太宗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在于任用贤人。他知人善任,不论资历,不计亲疏,只要是治国安邦之才,就委以重任。 2、唐朝沿用科举制度的目的: 为了培养和选拔更多的贤能之士,唐太宗沿用隋朝的科举制度,选用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人才。 3、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①改变了用人制度,使得身份低微的有才之士可以进入仕途。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读书风气盛行。③促进了文学艺术,尤其是唐诗的繁荣。 虚心纳谏 学前思考: 原因 做法 “贞观之治” 1、唐太宗虚心纳谏的原因: 唐太宗知道,一个人不能遍知天下事,就不能独断天下事务;要治理好国家,就必须听取不同意见,集思广益,择善而从。 2、唐太宗虚心纳谏的做法: ①鼓励大臣指出自己的过错,不要隐瞒。②对大臣们所提的意见,他总是虚心采纳和改正。 3、“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 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人口增多。粮价便宜,社会治安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监狱里经常空无一人,每年判处死刑的人只有29个。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合作探究:“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①隋朝制度创新与繁荣;②唐朝统治者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力量;轻徭薄赋,调整政策;③唐太宗励精图治,善听正确意见;④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合作探究:评价唐代宗 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贤、纳谏,进一步调整政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整顿吏治,发展科举。这些开明政策,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因此,唐代宗是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二章第二节_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共16张PPT).ppt
-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课件:6.1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眼和视觉 (共21张ppt).ppt
- 优质资源评选 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共22张PPT).ppt
- 优质资源评选 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PPT课件)(共25张PPT).ppt
- 优质资源评选 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共33张PPT).ppt
- 优质资源评选 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共41张PPT).ppt
- 优质资源评选 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章 用药与急救(共24张PPT).ppt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2课 劫难中的抗争学案 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学案 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学案 北师大版.doc
-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4课《“和同为一家”》课件.ppt
-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ppt
-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大唐盛世》课件.ppt
-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1课《宋朝的社会生活》课件.ppt
-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ppt
-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 第6课《流光溢彩的文学艺术》课件.ppt
- 内蒙古乌兰察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6_2017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 冀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2课《大一统的元朝》课件.ppt
- 内蒙古乌兰察布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