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最高境界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管理最高境界是

管理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   核心提示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中国管理智慧日益受到关注。一度对西方管理理论趋之若鹜的中国人蓦然回首时,却发现老祖宗也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管理思想资源。如何实现中式管理智慧在当代社会的价值转化?1月22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主任唐少莲博士在文化论坛上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式管理智慧》。  “和而不同”:本质要求   引领21世纪的管理理念,最本质的应是和谐管理。中大哲学系主任黎红雷早在11年前就在《人类管理之道》一书中,把变化管理、创新管理、整体管理与和谐管理作为21世纪的新管理理念。   现在有些领导一谈和谐管理,就简单地以为是“你好我好,感情重要;相见拉手,张嘴就笑;一团和气,争论丢掉;上上下下,一个腔调”。其实,这正是传统和谐观所否定的。在战略决策的时候,“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左传·昭公二十年》)各种不同的意见充分交流、驳难、融合,最终形成最优化方案。   “以人为本”:价值内核   “以人为本”是当今中国的流行语。正如某些流行歌曲并不能给歌坛带来清新空气一样,“以人为本”在很多企业里只是一个时髦的口号。现在有些煤矿老板,一旦井下出事,不是想方设法抢救矿工,反而千方百计拖延时间,瞒报事件。这是典型的以物为本,人的价值在功利面前被击得粉碎。   实施以人为本战略,就是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人与物的异化状态。要彰显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关键要实施人本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人本管理要实现“八个转变”:一是重新认识人,企业要实现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不能把追求利润当做最高目的。二要真正尊重人,使人自身的发展成为企业的根本目标。三要科学选择人,创造让真正的千里马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四要合理组织人,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五要全面培养人,把人才资源当做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六要全程激励人,使每一个人才都能够安心工作、开心生活、忠心为企业。七要适当约束人,让企业的核心价值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八要真诚关心人,实现由关心员工本人到也关心其家庭和价值链上的利益相关者的转变。   “导德齐礼”:基本路径   中国式管理之路怎么走?《论语·为政》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用道德来引导大家,用礼来规范大家,大家不但会产生耻辱感,还会对管理者心悦诚服。   “导之以德”的奥妙只有一个,就是以身作则。有人编造了一个这样的笑话:一个神父在打高尔夫球,一个修女在旁边观看。第一杆打偏了,神父骂道:“TMD,打偏了!”修女说:神父,您不能说脏话啊。又打,还是偏了,神父又骂:“TMD,又打偏了!”修女劝阻说:“神父,您怎么能说脏话呢?上帝要惩罚的。”话音刚落,电闪雷鸣,天空中一个霹雷响过,神父心想,这下完蛋了。于是闭着眼睛等死。可一阵子过去了,神父发现自己竟然没事。睁眼一看,修女给劈死了。神父嚎啕大哭:“上帝啊,刚才说脏话的人是我,您为什么把修女给劈死了呢?”这时只听到遥远的天际传来上帝苍老的声音:“TMD,我也打偏了!”   “齐之以礼”的礼有丰富的内涵,大体包括礼义、礼乐、礼仪、礼俗、礼制、礼教等。中式制度管理是包含价值引导、文化培育、程序规范、风俗熏陶、制度约束和思想教育在内的系统工程,决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制度控制。   中庸之道:思维方式   中庸之道大家并不陌生,可是对它的误读却不少。迄今为止,最常见的误解有两种:一是把它当做折中主义;二是把它当做调和主义。《论语·雍也》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明确地把中庸之道放在至德的位置,是很高的境界,一般老百姓很难做到。   朱熹解释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中庸之道强调的是不偏不颇的“适中”,是“无过无不及”的恒常之道,做到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使事情“恰到好处”。这是一种极高明的思维智慧。   因变制胜:竞争谋略   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中式管理十分强调因应客观情况的变化而采取灵活机动的竞争谋略。《孙子兵法》给我们提供了奇与正、虚与实、真与假、迂与直等方面的智慧。   1)奇与正   “奇正”智慧的关键在于出“奇”,在于新颖的创意。从现代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奇的实质就是创新。撒利尔啤酒的营销人员利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雕像“撒尿的小男孩”朱利安,把啤酒“尿出来”的创意,可算是经典之作。   2)虚与实   商场如战场,虚虚实实,变幻莫测。取胜之要在于避实而击虚。   3)真与假   真假智慧主要用于在竞争中掩盖自己的战略意图,给对手造成错觉。   4)迂与直   现代管理也有运用迂直智慧的成功案例。某公司因经营业绩不佳,不能像往年那样发放丰厚的年终奖。管理层并没有把公司现状直接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