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校园原创音乐大赛.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校园原创音乐大赛

中国校园原创音乐大赛 大赛背景 ? ?1993年,一首《同桌的你》,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内地的校园民谣;一张《校园民谣1》,让校园音乐成为了流行音乐中的闪光点。岁月荏苒,不知不觉,十几年过去了,经历过鲜花与寂寞的校园音乐,不知迎来又送走了多少校园歌手和校园听众。 今天,对于出生在80年代的大学生,校园音乐已经大大有别于十几年前了。他们不再只拥有纯真的校园民谣,中国内地校园原创音乐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化。?? ???? 十年前,音乐对于很多的校园歌手来说,是他们表达情感的一种主要方式。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无论是纯情校园民谣的支持者,还是动感摇滚的热衷人,都为了用音乐宣泄某种情感,只不过他们在音乐形式上按自己的喜爱选择了不同的种类,但他们都是飞往同一个目的地——音乐。 ???? ?校园歌曲是学生的创作,充满着朝气。活力、新鲜、年轻是她的魅力所在,内容大多是学生生活及感受,很能引起同学的共鸣。如今的校园音乐除校园民谣外,也开始大胆涉足RAP、HIP-POP、NEW AGE、英伦摇滚、重金属、拉丁爵士等多种音乐风格,体现了新一代校园原创歌手的先锋意识和对音乐的探索精神。 除了音乐形式和编曲上的突破,校园音乐的创作灵感也不再局限于“半块橡皮”和“上铺兄弟”。毕竟,现代大学生的生活半径早已远远超出了象牙塔之外。与他们的学兄相比,现在的校园歌手有更多条件,更广的渠道去接触、感知这个社会,而面对众多的社会现实问题,他们所产生的不解、困惑、甚至不满都极可能渗入他们平时的创作思维和理念中。在他们中间,更有一部分人完全放弃了对“纯情年代”的回忆,而聚焦于现实。 在商业化迅速渗透进每一根骨髓的现代社会,商人们雀跃,艺术家困窘。当艺术成为商品,风格和理念可以量化、复制甚至批量生产时,校园音乐人也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冲突的现实:身后校园民谣为代表的手工作坊时代渐渐落幕,而机器大工业背景下校园音乐的商业化时代正喷薄而出。 ?? 目前,国内校园已有一批原创音乐人才,有一定数量的原创歌曲作品。但长期以来,国内校园的原创音乐制作一直处于一种零散的状态,优秀的原创力量不断流失,大批原创作品也仅在某次演出中昙花一现,零星散布的数支原创队伍也从未经过资源整合。因此,开展我国校园原创音乐征集活动,力争实现我国校园原创音乐的优势力量集中、优势资源整合,选拔优秀的原创作品,并将大力推动 优秀的作词、作曲、编曲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是一项必要而意义重大的工作。 大赛宗旨及结构组成 一、大赛宗旨: 中国校园原创音乐大赛以“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鼓励校园歌曲创作、发现原创音乐人才”为宗旨,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展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展示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大赛目的:   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作校园歌曲,努力推出一批反映当代校园生活和时代精神的校园歌手和歌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校园音乐市场发展。 三、大赛主题: 放飞心情 挑战梦想 四、大赛口号: 我唱我的音乐 五、批准单位: 共青团中央 六、主办单位: 中国青年报社 七、承办单位: 北京上多国际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八、协办单位: 电视播出: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 CCTV-3) 音乐频道 中国教育电视台 香港阳光卫视 旅游卫视 电台播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Music Radio) 各分赛区广播电台音乐台 平面报道:中国青年报 中国教育报 中国联合商报 网络报道:搜狐网(SOHU) TOM网 中青在线网 九州英才网 唱片公司:华纳唱片 环球唱片 百代唱片 索尼唱片 太合麦田 华谊兄弟 摩登天空 海碟唱片 星石音乐 相信音乐 专业机构:中国音乐家协会 中国广播学会 中国社会音乐协会 中国音乐美学学会 中国电视音乐学会 中国音乐教育学会 中国传统音乐学会 九、包装推广单位: 中广之星(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十、音像发行单位: 天津泰达音像发行中心 十一、大赛时间: 2007年4月至2007年8月 十二、大赛地点: 初赛在全国各分赛区举行,复赛和决赛在北京举行。 十三、宣传媒体: 通讯社:新华社、中新社 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音乐之声、文艺之声、经济之声、都市之声及各分赛区广播电台 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综艺快报》、北京电视台《每日文娱播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娱乐现场》、湖南卫视《娱乐无极限》、东南卫视《娱乐乐翻天》、旅游卫视《娱乐任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