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

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 香山科学会议于2001年6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了以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为主题的第166次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第三军医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以及北京、上海、广州、西安、西藏、青海、浙江、湖北、海南、台湾、香港、等省、区、市的科研院所和美国的华人学者共四十多位科学家会聚在北京香山,围绕如何在中国深入开展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研究这一主题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探讨了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的若干前沿和研究热点,提出了许多具有指导性的科学问题、研究方法及具体建议。 香山科学会议聘请刘东生院士、周兆年研究员、吴天一教授、吕永达研究员担任本次会议的执行主席。刘东生院士于会议开幕式上作了接触高山低氧和高原医学几十年的感受,以及开展该研究工作重要意义的大会发言。并鼓励该领域的研究工作要有创新和原创力。 本次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 1、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祖国西部大开发中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的作用 3、高原低氧的适应 4、高原低氧的效应 5、高原与低氧环境健康保护的医学对策 一、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周兆年研究员作了题为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研究的现状及展望的主题评述报告,详细介绍了以下四方面内容:1)高原医学和低氧生理学发展的历史事件;2)学术会议和出版物情况;3)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的研究;4)对抗高原低氧的健康保护途径和措施。同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中的问题与展望。报告中提到,国内外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发展历史与经济增长,军事需要,科研和登山活动以及人民健康问题的要求密切相关。而低氧反应、适应和损伤机制研究对流行病学和经济学到基础生物学都具有根本性意义。近年国际上,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的学术活动相当活跃。每二年在加拿大定期召开一次国际低氧学术讨论会,今年举行了第十二届学术会议。自1994年由国际高山医学学会组织的每二年一届召开世界高原医学与高原生理学会议,1998年6月莫斯科举行第三届国际低氧医学学术会议,2001年在瑞士日内瓦将举行第四届会议。200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将举行第五届会议,国内已获青海省的支持争取2004年在中国青海西宁召开第六届会议。1996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呼吸内科主任,细胞和分子生理学教授Gabriel G.Haddad负责主编长达1085页的《组织氧丧失从分子到整体功能》(Tissue Oxygen Deprivation-From Molecular to Integrated Function)一书全面介绍近二十年来有关低氧研究的进展,充分说明低氧研究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地位。1997年由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研究所发起了投资6千万美元的科研计划促进环境基因组计划(EGP)的启动。环境基因组计划是实现弄清楚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健康的内在关系。 我国是一个多山高原国家,仅青藏高原面积即约2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强。青藏高原不仅是地学、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场所,而且也是我国有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至关重要。青藏高原是空气少氧的生物地球化学区域,高山病是高原开发利用的障碍之一。高原和高山生理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久居高原的藏族也是世界瞩目的我国特有民族,因此,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际应用价值。我国50年代初在进军西藏及建设川藏、青藏公路的同时开展了高山反应的最初观察工作,近20年来,青海、西藏、新疆高原地区的科研和医学单位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的广大科研人员在高原现场、实验室和临床实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低氧生理学和高原医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不少成绩,获得了很多国家和部委级的科技成果奖项。 国内外对于机体的低氧适应机制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及组织水平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与会专家们分别以低氧适应相关基因与低氧应激反应、慢性高海拔低氧的细胞感受和分子适应、组织与细胞水平上高原适应机制、心肌低氧适应的信号传导为题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结果。 低氧适应相关基因与低氧应激反应的专题发言中提出,低氧适应相关基因主要是指一类能够接受低氧信号调节,并参与低氧适应性反应的基因群。科学家们在对低氧适应机制执着探索中,对适应发生的生理和生物化学特点已获得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并对其基因基础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研究。目前,对于世居高原人群与平原人群基因差异的研究尚未有突破性的发现。但在低氧适应性反应相关基因的探索中,已先后发现了以低氧诱导因子(HIF-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等为代表的低氧相关基因30余个;已经确认,在低氧条件下,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所产生的多重生物学效应与提高

文档评论(0)

weizhent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