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酵工艺学总论第五章发酵下游技术
七、成品加工 1、浓缩 浓缩方法的选择应视目的产物的热稳定性而定。对于热稳定的目的产物可用常规的水浴常压蒸发、减压蒸发等。中小规模的生产用旋转蒸发仪浓缩,生产规模较大时可用降膜式薄膜蒸发器浓缩。 对于热不稳定的生物大分子通常采用超滤法浓缩、冷冻浓缩法和吸收浓缩法。 2、结晶 结晶是一个重要的化工单元操作,结晶过程具有高度选择性,通常只有同类分子或离子才能结合成晶体,因此结晶操作能从杂质含量相当多的发酵液或溶液中析出纯净的晶体。结晶操作广泛应用于氨基酸、有机酸、核苷酸、酶制剂等发酵生产的提取和精制过程。 结晶是指溶质自动从过饱和溶液中析出形成新相的过程。溶液浓度等于溶质溶解度时,该溶液称为饱和溶液,溶质在饱和溶液中不能析出;溶质浓度超过溶解度时,该溶液称为过饱和溶液,溶质只有在过饱和溶液中才可能析出,过饱和度是结晶的推动力,因此结晶的全过程包括形成饱和溶液、晶核形成和晶体生长三个阶段。工业生产上,通常可在饱和溶液中加入晶种诱导结晶。 3、干燥 1)气流干燥 气流干燥是一种固体流态化干燥方法,把呈泥状、粒状或小块状的湿物料送入热干燥介质中,物料在运动中与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得到粉粒状干燥产品。常用的热干燥介质为不饱和热空气或过热氮气。 2)沸腾干燥 沸腾干燥是一种热效率高、适用范围广的干燥方法,主要用来干燥颗粒直径为30μm-6mm的粉状和颗粒状物料。物料由给料器进入干燥器的床面,加热的热空气由干燥器的底部经过布风板与固体物料接触形成沸腾状态,达到气-固的热质交换,物料干燥后由出料口排出,废气由沸腾床顶部经除尘器分离,带出产品后排空。 3)喷雾干燥 喷雾干燥是用压缩空气将溶液自喷嘴以10-50μm的雾滴形式喷入温度为120℃的干燥室,在15-40秒内雾滴被干燥为细粉。喷雾干燥时物料温度低,受热时间短,干燥速度快,产品有良好的分散性、流动性和溶解性,操作简便,适合于热不稳定性产品和大规模生产。 4)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是在低于水的三相点压力(609Pa)下进行干燥。物料装入冷冻干燥设备后先冷冻至-35℃,恒温1h,再抽真空使容器中真空度达到0.1托(133Pa)左右,物料中的冰升华除去。冷冻干燥对热敏性物料最为适用,能保持生物大分子活性不变,产品残留水分低,但设备投资大、能耗大,使用成本高。 ?#? 2 ?#? 3 ?#? 4 机理: (1)有机溶剂改变了溶液的介电常数。加入有机溶剂后,降低了溶液介电常数,因而增强了溶质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降低了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导致溶质分子间发生聚合而析出。 (2)脱水作用。由于有机溶剂必须溶解在水溶液中,这样就减少了溶质与水的作用,因而使溶质脱水而相互聚集沉淀。 3、等电点沉淀法 4、变性沉淀分离法 加热、加有机酸、调pH 二、萃取分离技术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之间分配系数的不同而使溶质得到纯化或浓缩的方法称为萃取。 1、有机溶剂萃取 物理萃取即溶质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萃取剂与溶质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萃取则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萃取剂与溶质间的化学反应包括离子交换和络合反应等。 2、双水相萃取 溶剂萃取法,一般是将水溶液中的溶质萃取到有机溶剂中,这会使许多生物大分子在有机溶剂中失活变性。双水相系统中多聚物的水溶液给生物分子提供温和的环境。双水相萃取可直接从细胞破碎匀浆中萃取蛋白质,无需分离细胞碎片。 * * 3、反胶束提取纯化技术 将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溶剂(有机溶剂)中,并使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便会在有机溶剂内形成聚集体,这种聚集体即为反胶束。在反胶束中,表面活性剂的非极性基团在外,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接触,而极性基团则排列在内,形成一个极性的核,此极性核可以溶解极性物质(水溶液)。 形成含生物大分子的反胶团的常用方法有: (1)相转移法 通过将含生物大分子的水相与溶解有表面活性剂的有机相接触,缓慢地搅拌,在形成反胶团的同时,其中的生物大分子即转入到反胶团中。 (2)注入法 通过将含有生物大分子的水溶液注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有机相中,从而实现萃取过程。 (3)溶解法 对于固体粉末中含有的生物大分子,可采用溶解法。先制备好含水的反胶束的有机溶液,然后把含生物大分子的固体粉末加进此种反胶束的有机溶液中,同时搅拌,生物大分子慢慢地进入到反胶束内的水中心而实现萃取过程。 4、超临界萃取技术 超临界萃取是以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在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附近的条件状态下,从液体或固体物料中萃取出待分离的组分,又称为压力液体萃取、超临界气体萃取等。 三、吸附分离技术 吸附是溶质从液相或气相转移到固相的现象。吸附分离法是利用不同组分(溶质)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