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济学]煤矿水害地震信息解释技术
* * * * * * * * * * * * * * 中国矿业大学 * 图14 新驿煤矿奥陶系灰岩顶界面孔隙度切片 * 中国矿业大学 * 3.3 应用实例2——第四系底部含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和厚度分布 许厂煤矿1304工作面南部第四系底界距3煤层间距在40m至60m之间,为矿井生产安全和研究提高开采上限,利用二维地震资料进行岩性反演,以研究第四系底部含隔水层的空间分布。 第四系下段地层按粒度可分为两类:一是砂类,其碎屑颗粒大,反映沉积时水动力条件强,沉积速度快,含水量大,有一定的渗透性;二是粘土类,形成于水动力条件弱、沉积速度比较缓慢的地质环境中,含水量小,渗透性较弱。 * 中国矿业大学 * 3.3 应用实例2——第四系底部含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和厚度分布 第四系地层中砂、粘土层的物性有一定差异。砂层一般表现为高视电阻率、高密度、自然伽玛强度低、较高自然电位异常;而粘土层则表现为低视电阻率、高密度、自然伽玛强度高、自然电位曲线接近基线,二者比较容易区分。因此,通过多条测井参数曲线对比可以较可靠地划分不同岩性岩层。 本次研究工作中,对21条测线进行了反演处理,测线长度34.42 km。共得到三种岩性反演剖面,即速度反演剖面、密度反演剖面和波阻抗反演剖面。图15、图16和图17分别为26线的速度反演剖面、密度反演剖面和波阻抗反演剖面。 * 中国矿业大学 * 图15 许厂煤矿1304工作面26线速度反演剖面 * 中国矿业大学 * 图16 许厂煤矿1304工作面26线密度反演剖面 * 中国矿业大学 * 图17 许厂煤矿1304工作面26线波阻抗反演剖面 * 中国矿业大学 * 3.3 应用实例2——第四系底部含隔水层的空间分布和厚度分布 可以看出,反演剖面比常规剖面具有更高的纵向分辨率,从中可以发现5组能够连续追踪的反射波,利用井旁合成地震记录,可确定它们对应的地质层位。图18为26线的第四系底部砂、粘土分布图。 综上所述,利用地震反演技术并结合钻探、测井资料,可以解释1304 工作面第四系底部的含、隔水层分布情况。在第四系底部50m范围内具有交互连续沉积的3个砂层和4个粘土层,其表现为物性分布的成层且连续。 * 中国矿业大学 * 图18 许厂煤矿1304工作面26线第四系底部砂、粘土分布图 * 中国矿业大学 * 3.4 结论 地震反演技术是岩性地震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门集地震、测井、地质、计算机等多学科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根据钻孔测井数据纵向分辨率很高的有利条件,对井旁地震资料进行约束反演,并在此基础上对孔间地震资料进行反演,推断煤系地层岩性在平面上的变化情况,这样就把具有高纵向分辨率的已知测井资料与连续观测的地震资料联系起来,实行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三维地震资料的纵、横向分辨率和对地下地质情况的勘探研究程度。 4 概率神经网络岩性反演4.1 多元地震属性预测岩性 使用多种地震属性预测物性参数的方法实际上是在寻找多种地震属性与岩石物性参数(如P波速度、孔隙度、泊松比等)的一种数学关系,而这种关系通常是一种统计学关系,而不是一种确定性关系。多元地震属性分析预测岩性的基本思想可用图19表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中国矿业大学 * 图19 多元地震属性预测岩性 * 中国矿业大学 * 概率神经网络(PNN)本质上它是一种岩性参数反演方法,同时利用常规地震数据体、波阻抗数据体和多种地震属性体的信息作为输入,而输出某种岩性体。 与传统地震反演技术相类似,概率神经网络反演技术以测井曲线为基准,实现了地震反演技术与地震属性技术的融合。一方面,增加了约束条件,减少了反演多解性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融入了连续性较好的波阻抗反演结果,明显提高了依靠地震属性进行外推的可靠程度。 4.2 概率神经网络 * 中国矿业大学 * 4.3 应用实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以葛亭煤矿延深区东块段(含530采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和数字测井资料为基础,利用EMERGY三维地震反演系统(概率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岩性反演,获取视电阻率属性体和孔隙度属性体;最后结合煤系地层的构造信息,对3煤层的突水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价。 * 中国矿业大学 * 视电阻率反演结果 在本区5个钻孔中,均有视电阻率测井曲线,但是G3井的视电阻率曲线特征不明显,因此在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由G1、G2、G4、G6四口井的数据信息组成。 通过step-wise法筛选出7种地震属性为最佳地震属性组合。 概率神经网络的训练结果如图20所示,其中黑线代表原始的视电阻率测井曲线,而红线代表概率神经网络的模拟结果。 4.3 应用实例——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中国矿业大学 * 图20 视电阻率反演概率神经网络的训练结果 * 中国矿业大学 * 通过神经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