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有关人体的综合知识
* 有关人体的综合知识 生命科学 专题训练 1、关于血型的研究,最早是医生为了在战争中抢救大量失血的伤员而进行的。结果有些伤员得救,而有些伤员在输血后很快死亡。战后,科学家进行了研究,终于揭开了血型之谜。现在,我们知道那些输血后很快死亡的伤员死亡的原因是( ) A.因感染疾病而死 B.因窒息而死 C.因伤口无法凝血而死 D.因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而死 B 2、为了帮助不孕夫妇,终于在1978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医学界给予这项技术以极高的评价,称之为是“继器官移植之后的第二大医学奇迹”。此项技术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试管婴儿”实际上是指受精卵在体外培养3至5天,形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着床继续发育形成胎儿直至分娩。所以说,“试管婴儿”是在试管中长大也是一个错误的说法。请判断“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依据的原理是( ) A.有性生殖 B.无性生殖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A 3.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量食品,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哪类疾病( ) A、恶性肿瘤 B、遗传病 C、心血管病 D、传染病 C 4.人在发高烧时,食欲不振,其主要原因( ) A、人发高烧时,胃不运动 B、胃中食糜不易排空 C、吃进的食物没有消化 D、体温较高,酶的催化作用较差 D 5.2005年1月18日,中国昆仑科考队队确认“登”上了南极内陆路冰盖的最高点,这是人类首次“登”上南极冰盖海拔4093米的最高点。科考队员登上这最高处要克服重重困难,其中主要由于缺氧引起的是( ) A、冰裂隙 B、白化天气 C、高山反应 D、 严寒 C 6. 能促进人体小肠对钙、磷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促进儿童骨骼正常发育的维生素是(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D D、维生素E C 7.最近,旅美中国学者章蓓和美国、瑞典、西班牙的科学家们合作研究,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了一扇全新之门”,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服药就能进行治疗,而不必注射胰岛素。关于文中“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错误的一项是 ( ) A、该化合物应该是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吸收的 B、该化合物应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 C、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 D、该化合物应该是蛋白质 D C 9.龋齿的形成过程是 ( ) A、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腔受破坏→牙质受破坏 B、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质受破坏→牙腔受破坏→牙釉质受破坏 C、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釉质受破坏→牙质受破坏→牙腔受破坏 D、食物残留在牙面上→牙质受破坏→牙釉质受破坏→牙腔受破坏 C PH 时间(分) (1)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说明酶的活性越强(或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长,说明酶的活性越弱) (2)2 (3)方法1:将温度由25℃提高到大约37℃。 方法2:将原题中正方体蛋白块处理得更小(如切成0.5?0.5 ? 0.5 =0.125cm3)。 方法3:适当增加5支试管中胃蛋白酶溶液的浓度 2.如图所示曲线,表示人体血管中血液内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 图中H为肺动脉,据图回答:(气体交换) (1)曲线a表示的是___在血液中的含量变化。 (2)I代表的血管类型为____。 (3)曲线b在I段血管处迅速升高是由于 。 (4)曲线b所表示的气体在血液内的主要存在方式是 。 CO2 毛细血管 在I段血管处发生肺泡内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中 氧合血红蛋白 3.有人预先测定甲、乙两人血糖含量,然后让 他们饮用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并在3.5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测定两人的血糖含量,所得结果如右图:(血糖浓度调节和糖尿病) (1)甲、乙两人中 是病人,患 病。 (2)甲、乙两人在饮用葡萄糖后1小时内,血糖浓度显著增高的原因是 ; (3)甲在饮用葡萄糖1小时后血糖迅速下降,这与体内分泌的 有关,促进血糖浓度下降的原因是 ; (4)乙在用葡萄糖1.5小时后血糖下降,使血糖下降不同于甲的一条途径是 。 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