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三理化生]竞赛辅导基础班讲义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
基础班讲义
(共21讲)
金昌市三中 王玺
目 录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
二、化学变化中的现象…………………………………5
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8
四、人呼出气体与空气组成的比较……………………11
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3
六、氧气的性质…………………………………………16
七、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20
八、氧气的实验室制取…………………………………22
九、探究分子之间有间隔………………………………25
十、分子运动的探究……………………………………27
十一、氢气的制备………………………………………29
十二、氢气的性质………………………………………32
十三、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35
十四、木炭的吸附性……………………………………40
十五、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42
十六、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47
十七、一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52
十八、燃烧条件的探究…………………………………55
十九、粉尘爆炸实验……………………………………57
二十、酸、碱溶液与指示剂的作用……………………59
二十一、酸的性质………………………………………63
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原理:
⑴ 通过水的蒸发和冷凝,说明物质状态的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⑵ 通过对胆矾的研磨,颗粒状固体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说明物质的形状发生改变时,不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⑶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说明反应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⑷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 ,出现浑浊。证明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
2.实验仪器: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玻璃片、研钵、烧杯等。
实验药品:水、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澄清石灰水等。
3.探究方案:
⑴ 在试管中加入约五分之一体积的水,用铁架台固定(试管口向上倾斜约45°,管口对着没有人的方向),点燃酒精灯加热。如图1-1所示。加热一段时间后,可见水沸腾,在试管口有“白气”发出。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贴近“白气”,一会儿后,玻璃片上有水滴出现。说明在此变化过程中,水由液态受热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而后遇冷凝结成液态水,水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图1-1???????????????? 图1-2?????????????????图1-3
⑵ 取少量胆矾,放在研钵内,用研杵研碎(注意是“研”,即通过研杵对药品的挤压而使其粉碎,不可用磨杵“捣”,以免损坏研钵),观察到蓝色颗粒状胆矾变成了浅蓝色粉末状胆矾。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图1-2所示。
⑶ 在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研碎的胆矾粉末,并加入少量水,振荡,直至硫酸铜全部溶解为止。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为蓝色。将溶液平均分装到两支试管中,一支留做比照,另一支中用滴管滴加数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试管内有蓝色絮状沉淀物出现。说明该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⑷ 取少量块状石灰石放入干燥的试管里,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如图1-3所示。观察到石灰石表面出现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石灰石与稀盐酸作用,生成了二氧化碳。该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
4.探究评价:
这是学生学习化学以来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其功效性还在其次,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现象明显、生动、新颖更显得重要。
以上四个实验操作都很简单,现象也很明显,特别是对学生感官的刺激是比较强烈的,学生耳目一新。能立即将学生吸引到化学学习的氛围中。
这是学生遇到的第一次化学实验,教师的规范操作对学生影响很大,一定要注意操作的正确性。本实验涉及到药品装入试管、加热、滴管的使用等多种操作,务必重视。
但也正是由于这是学生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学生缺乏必要的化学学科知识的基础,还不易判断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实验中生成的氢氧化铜及产生二氧化碳,学生都不易判断出是新的物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便于学生判断有无新物质生成的事例为好。
5.实验改进:
⑴ 物质状态的变化,可用碘的升华实验。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对感官的刺激性更强。
先制作一支升华管,在一支一端封口的玻璃管内,放入几粒碘晶体,将玻璃管另一端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熔化,用摄子轻夹熔融的玻璃,使其黏粘在一起,冷却,就制作成了一支封闭的升华管。
用试管夹夹持住升华管上半端,用酒精灯微加热升华管有碘晶体的一端,一会儿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室外PE燃气管道施工技术交底.docx VIP
- DB12_T 1371-2024 蔬菜种子包衣处理技术规程.docx VIP
- SGI1250KTL并网光伏逆变器说明书.pdf VIP
- DB12_T 1272-2023 重要湿地监测技术规程.pdf VIP
- DB12∕T 1048-2021 蚯蚓养殖技术规程.pdf VIP
- DB12_T 1246-2023 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服务规范.pdf VIP
- TCECS 869-2021 城镇排水管网在线监测技术规程 .pdf VIP
- 电气交接试验方案.docx
- DB12_T 1189-2023 牛亲子鉴定技术规程.pdf VIP
- 《春望》杜甫-公开课一等奖优秀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