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理化生]神经系统.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三理化生]神经系统

第三节 NS的感觉分析功能 概述:感觉的产生 内、外环境的变化 内外感受器(一般或特殊感受器) 感觉传导通路 丘脑大脑皮层 特定的感觉 相应的反射 一、丘脑的感觉投射系统 1、特异性投射系统(specific projection system) 概念:是指从丘脑感觉接替核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点对点投射特点的投射系统。 特点:①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②与皮层第Ⅳ细胞形成突触; ③倒置分布; ④投射面积与外周感受野有关。 功能:①产生特定感觉; ②激发皮层发出冲动,引发相应的反应 (骨骼肌活动、内脏反应和情绪反应)。 2、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概念:是指从丘脑髓板内群核发出的纤维弥散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投射系统,不具有点对点投射特点。 功能: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维持觉醒。 两大投射系统的比较 特异性投射系统 中继核 感觉接替核(主) 联络核(次) 传导路径 固有特异的 换元次数 3~5次 投射特点 点对点 突触类型 轴-体型 功能 产生特定感觉 引发相应反应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中线核群(髓板内核群) 无特异的 5次以上(可达几十次) 弥散广泛(大脑皮层各层) 轴-树型 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 维持皮层兴奋一定背景 内脏痛与牵涉痛 visceral pain and referred pain ●内脏痛特点: ①属于慢痛 (缓慢、持久、定位不精确、对刺激分辩力差) ②对切割、烧灼等致皮肤痛不敏感,但对牵拉、缺血、痉挛等刺激激敏感; ③常伴有不安、甚至恐惧感; ④常伴有牵涉痛。 ●牵涉痛 (referred pain) ★概念: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感觉过敏的现象。 ●常见的牵涉部位: ●意义: ●产生机制: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NS功能: 概念:自主NS(植物性NS、内脏NS) 是指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 (一)结构特征: ⒈中枢→神经节→效应器; 节前纤维 节后纤维 ⒉节前纤维:B类(直径较大,传速较快,多有髓鞘) 节后纤维:C类(直径较小,传速较慢,无髓鞘) ⒊主要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⒋到达效应器前形成神经丛,攀附内脏。 交感与副交感的区别: 交感 副交感 起源 T1-L 3 侧角 分散,S2-4 侧角 (节前神经元) 神经节 椎旁(心血管、支气管) 器官旁 (节后神经元) 椎前(腹腔内脏) 器官内壁 器官旁(盆腔、直肠) 节前神经元 1:11~17 1:1~1:2 节后神经元 纤维长短 节前短,节后长 节前长,节后短 分布范围 绝大多数内脏器官 多数器官有,某些器官无 反应范围弥漫 反应相对集中 (二)植物NS的功能 (三)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1、紧张性支配: ●外周感受器传入信息→CNS紧张性活动→紧张性支配 2、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除汗腺、竖毛肌、肾上腺髓质仅受交感神经支配外,其余脏器 均受双重支配。 ●大多情况下为拮抗作用,但作用也有一致性(如唾液分泌) 3、效应器所处的功能状态的影响: ●交感神经对子宫的影响(有孕收缩,无孕张)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