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云顶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贵州云顶煤矿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旨在初步搞清区内水文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复杂程度,预测矿井涌水量,为下一步指导煤矿建设和生产、预防透水事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煤矿水文地质分析;矿床充水;涌水量预测;断裂构造
中图分类号:P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1-0102-03
一、概况
贵州云顶煤矿属新建矿井,设计能力30万吨/年。矿区位于贵州省兴仁县城南西,直距11.5km,地理坐标:东经105°02′30″~105°05′00″,北纬25°23′45″~25°24′45″。矿区属高原丘陵地形,地形切割大,海拔高程1406~1836m。煤系分布地段的地形相对较缓,多被第四系覆盖。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最高温度34.6℃,最低温度-7.8℃,年均降雨量1327.9mm。5~9月为丰水期,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工作区属于珠江水系南盘江与北盘江分水岭地带,区内没有大的河流经过,但是冲沟发育,水量随季节型变化。
二、地层构造
(一)矿区地表出露地层为上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龙潭组(P3l)、长兴―大隆组(P3c+d),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1y)、永宁镇组(T1yn)及零星分布的第四系(Q)
各组地层岩性特征由老至新如下:
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分布在矿区中部,岩性为粘土化玄武岩、角砾凝灰岩、凝灰质角砾岩和凝灰质粘土岩,未见底,出露厚度大于32.9m。
二叠系龙潭组龙潭组(P3l):第一段(P3l1)为中下部灰、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粉砂岩、粘土岩、炭质粘土岩夹煤层(线),顶部为灰、深灰色层至厚层状强硅化泥晶生物屑灰岩,具晶洞构造(属区域性标志层),其顶界为一段与二段划分界线。第二段(P3l2)为灰、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厚层粘土岩、粉砂质粘土岩、灰色种至厚层粉砂岩、含钙质细粒岩屑砂岩夹含砾砂岩及煤层,上部夹色中厚层至厚层泥晶生物屑泥晶灰岩,泥质生物屑泥晶灰岩。为主要含煤层位,厚166.62~226.48m。
二叠系长兴-大隆组(P3c+d):顶部为灰色中厚层生物屑灰岩,上部为灰、灰绿色薄至中厚层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钙质粘土岩夹2~3层黄绿色薄层蒙脱石粘土岩;下部为灰、会深灰色中至厚层状生物屑灰岩、生物屑泥灰岩夹生物屑粘土岩。厚161.06~167.75m。
三叠系夜郎组(T1y):由灰绿、紫红色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及灰岩组成。按岩性组合特征分三段:第一段(T1y)为下部为灰色厚层至块状白云质长石粉砂岩夹中至厚层绿泥石含粉砂泥灰岩;中部为紫灰色厚层至块状层纹状粉砂质泥灰岩夹薄层粉砂质粘土岩、钙质粘土岩;上部为灰紫色厚层至块状条纹状石英细砂岩及薄层钙质长石石英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夹灰绿色薄至中层粉砂质灰岩。未见项。厚495~590m。第二段(T1y2)为底部为灰色中厚层砂屑鲕粒灰岩夹泥质条带灰岩;中部为深灰色、灰紫色薄-中厚层砂岩、粉砂岩、粘土岩夹灰岩、泥质灰岩;上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泥质灰岩夹粘土岩及粉砂岩。厚125~180m。第三段(T1y3)为紫红、黄绿色薄-中层粉砂岩、粘土岩夹泥质灰岩。厚80~110m。
三叠系永宁镇组(T1yn):主要为灰岩、白云岩、粘土岩组合。仅在矿区南部出露第一段(T1yn1)。下部为灰、深灰色薄一中厚层蠕虫状泥灰岩、泥质灰岩夹褐黄色粘土岩;中上部为浅灰、灰色中厚层泥晶灰岩、砾屑灰岩、鲕粒灰考,未见顶。厚l00m。
第四系(Q):分布零星,岩性为泥砾、砂砾、粘土及砂、砾石等残积及冲积层,厚0~10m。
(二)矿区位于包谷地背斜西段核部及两翼,褶皱、断裂构造发育
1.包谷地背斜为区内主要褶皱构造,包谷地背斜轴线总体呈东西向延伸约7km,背斜北翼地层倾向近北或北北东,倾角18°~22°,背斜南翼被F1及F2断层切削,地层倾向南西,倾角18°~35°。核部地层为峨眉山玄武岩,两翼依次为龙潭组、长兴-大隆组、夜朗组。
2.矿区断裂构造主要发育有近东西向的F1断层、北东向的F3断层和和北东向F4断层。F1断层在区内长约5.5km,两端廷伸出图幅范围,断层倾向北,倾角60°~65°,断层破碎带宽4~10m。破碎带中部见断层角砾岩,角砾成分为两盘地层中的砂岩、粘土岩、灰岩组成,呈棱角、次棱角状,具铁质浸染,砾径0.5~l0cm不等,铁泥质或粗晶方解石胶结。上盘地层为峨眉山玄武岩组(P3B)、龙潭组(P31),下盘为龙潭组(P3l)。上盘地层较下盘地层老。南东盘相对下降,垂直断距50m左右,为逆断层,对矿区煤层有一定影响。F3断层在区内长约5km,南西端廷伸出图幅范围,东端尖灭。断层倾向南,倾角50°左右,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