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多乙烯多胺型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测试.docVIP

混合多乙烯多胺型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混合多乙烯多胺型沥青乳化剂的合成及其性能测试   摘要:目前,阳离子型沥青乳化剂为普遍使用的品种,其中二烷基或三烷基胺类般没有乳化性,含有C12~22的单烷基胺类乳化剂效果较好,但是烷基单胺缺足够的乳化能力。该实验创造性的采用了多乙烯多胺和碳链在18左右的不同种类的脂肪酸进行混合反应,并对其沥青乳化性能进行了测试。实践证明,多种乳化剂协同作用要比单一乳化剂乳化效果要好。   关键词:混合多乙烯多胺型沥青;乳化剂;性能测试;正交实验   中图分类号:TQ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1-0058-02   沥青因其良好的粘结性、抗老化性和防水能力,长期以来被广泛地用于防水密封材料、道路修补等。目前,沥青的使用形式主要有热沥青、稀释沥青乳化沥青。与热沥青、稀释沥青相比,乳化沥青节约能源40%~50%、改善施条件、降低工程造价20%~30%以上,并能有效地减少高温加热时引起的沥过度老化,以及致癌物苯并毗的大量挥发,因此,深受国内外公路部门欢迎。特别是随着基础设施防水以及公路养护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道路稀浆封层微表处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乳化沥青的发展。最早出现的沥青乳化剂主为阴离子型,但由于其缺点明显,现在基本已被淘汰,研究较多的是阳离子型两性型沥青乳化剂。   一、实验原料   三乙烯四胺(TETA)、四乙烯五胺(TEPA)、油酸、氢化松香、硬脂酸、盐酸、沥青(100#)、花岗岩石料、二甲苯、甘油。   二、实验仪器   超级恒温器、DDS-11A型电导率仪、DT电子天平、RE-52AA型旋转蒸发器、胶体磨、三口瓶、DGB20-002干燥箱、D-8401型多功能搅拌器、沥青软化点测定器(RBS36)、延度仪(DDAS,8字模)、针入度计(SYP 4205)、恩氏粘度计(SD-0621)。   三、合成方法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分水器、尾气吸收装置的500mL的三口瓶中,按一定原料比加入依次加入三乙烯四胺17.52g、四乙烯五胺90.72g、油酸83.6g、硬脂酸14.2g、松香45g、催化剂1.7g、二甲苯50mL、2,6―二叔丁基酚2.5g。在氮气保护下,缓慢升温到160℃,并在此温度下反应4h,使之完全脱水。最后减压蒸出过量的原料,即得到酰胺类沥青乳化剂,产品为黄色粘稠液体。   四、合成结果与分析   (一)因素与水平   本实验采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实验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水平。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从中选择最优的反应条件。   A时间/h;B TETA(g)?UTEPA(g);C温度/℃;D 油酸(g)?U松香(g)?U硬脂酸(g)。   时间:4,5,6h; TETA(g):TEPA(g)=1:3,1:4,1:5; 温度/℃=150,160,170; 油酸(g):松香(g):硬脂酸(g)=5:4:1,6:3:1,7:2:1。   (二)正交试验   正交分析表结果见表1根据极差分析可知,因素影响程度为:混酸用量>混胺的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即D>B>A>C。   综合以上因素,水平分析,得出工艺条件:温度为160℃、TETA(g):TEPA(g) =1?U4、反应时间为6h、混合酸间配比为油酸(g)?U松香(g):硬脂酸(g)=5:4?U1。   五、沥青乳化剂的性能测试   (一)基质沥青参数   基质沥青参数为(盘锦石化100#):针入度 (10-1mm):86软化点:45℃,延伸度15℃:140cm,延伸度5℃:脆断,溶解度%:99.6。   可以看出盘锦石化100#基质沥青的针入度较高,针入度是表征沥青稠度的指标,即沥青的稠度较低,硬度不够,则承受车辆碾压得能力弱;软化点较低,软化点是反映沥青抵抗高温流动性的指标,软化点低则说明此沥青在低温的情况下就可以流动,这样在夏季温度稍高时,沥青路面就会因变软而给路面带来危害,故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虽然基质沥青的15℃的延伸度都大于130cm,但是它们的低温延度都很差,在冬季容易断裂。溶解度较好。由此可以看出:此基质沥青都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必须对基质沥青进行改性后才能应用于铺路建设中。   (二)乳化沥青的制备   将280.0g沥青加热到125℃左右,8g乳化剂加和一定量的助剂(聚合氯化铝、氯化铵及TX-10(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加入到70℃~90℃的160g水中搅拌溶解成乳化剂水溶液,加入盐酸调节水溶液的pH值为2。然后将乳化剂水溶液加入到胶体磨中,再将热沥青加入乳化剂水溶液中(注意:需缓慢地注入,防止产生气泡或沸腾,否则会影响乳化效果)在高速剪切混合乳化机中搅拌8min,转速为7000rmp,出料后备用。   (三)乳化沥青性能检测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