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清照的《永遇乐》导学案
李清照《永遇乐》导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二、
1、解释词语:
闺门: 三五:
怕见: 次第:
铺翠冠儿 : 捻金雪柳:
风鬟霜鬓 : 簇带济楚:
2、熟读成诵,默写《桂枝香?金陵怀古》(A)请同位批改
3、尝试用散文化语言描摹上阕景物。(B)
一、合作探究:
1、这首词写在元宵节的黄昏,写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请大家再读全词,看看作者写了几个元宵节。(请找出标志性的词语)
明确:两个。昔日的元宵节;今日的元宵节。
2、在这不同的元宵节上分别能读出怎样的李清照?请大家按如下形式展开思路,组织语言。
我读出了 的李清照,是通过词中的 (句)看出来的。尤其是此句中的 (字、词)更能表现她的心境,因为……
(请同学们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交流,最后各个小组展示)
问:昔日的元宵节词人是什么感受?
明确:欢乐的、幸福的、充满生活热情的。
年轻的、无忧无虑的、家庭美满幸福、爱情甜蜜、其父为官于朝、国泰民安等等。
(请同学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再次诵读这几句。)
这个欢乐、幸福的李清照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只能存在于回忆中了,如今元宵节上的李清照又是怎样呢?
学生活动分析并明确:憔悴、孤寂、充满忧愁、为国忧伤的李清照。
二、(一)
具体表现在:(上阕)
1、“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而全词表现的又是怎样的基调,开篇这两句是否与全词的意境一致,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
明确:这是一种乐景写哀情的手法,面对元宵佳节无限美好的情景,本应纵情欢乐,情理之中的事情却与下面写谢绝那些驾着香车宝马来相召的酒朋诗侣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更好的表现了词人内心的伤感。接下来的一声人在何处蕴含了多少欲说还休的悲愤和哀痛啊,“人在何处”指什么?——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昔日思念的人在哪里;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自己”现在这是在哪里?身边至亲至爱的人,风云般聚散,自己身在异乡,孤苦无依,眼睁睁看着国土沦丧,存在的意识也在丧失,此身何处?面对如此壮丽美好的自然景色,幽幽地叹了一句“人在何处?”,曾经在繁华世界度过多少个热闹的元宵节,而今却痛感“物是人非事事休”,如此惨淡地一问,问出了化不开的漂泊异乡的愁怀,问出了孤身流落的凄凉。2、“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分析:只影对晚景,纵是春色正好,这其中又有多少春意?
虽然春色正浓,心中却疑问,“这时节,到底有多少春意啊?”看似对春色尚浅有一丝失落,但不管多少春意,自己还能欣赏吗?其中有移情入景之意。“闻说双溪春尚好,载不动许多愁”正是她垂暮之年心境的真实写照。
3、“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分析明确: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倘若永是在同一境遇,不忽而穷忽而又有点收入,看世事就不能有这么多变化”。李清照正是在经历了国家和个人的巨大的劫难之后,才会有这般惊弓之鸟的心态,才会有好景不长,世事难测的忧患。
阶段小结:以上三个问句,字数迭增,每一个问句前两句都写得花团锦簇,奇美无比,但是又都被最后一个疑问句否定了。通过鲜明的反差表现了此人忧郁难遣的情怀。这种写法叫做“乐景写哀情”。
补充类似的诗句:
(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蜀江水碧蜀山清, 圣主朝朝暮暮情。”
(3)“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二)下阕分析:
1.“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明确:“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惜时”“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此时,李清照憔悴的不仅仅是容颜,更是她那孤寂的心境。所以她谢绝了朋友们的热情相邀,“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那么,此时的她又在做什么呢?
2.——“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对孤寂的人来说不更是一种刺痛吗?
阶段总结:我们读出了一个心灰意懒的李清照,不,她还有一颗渴望的心。隔帘听笑语,听出来对往昔的怀念,听出来对火热生活的渴望,听出来因怀念而不得的无奈,更听出了因渴望而带来的更深沉的痛楚,听出了别人欢笑背后那颗孤寂的心,也听出了压在一个女子瘦弱肩头的那种为国家而担忧的深情。
(背诵全词)
三、拓展延伸:
1、以下作品是李清照什么时期的,是怎样的李清照?
点绛唇
蹴(cù)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chǎn)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明确:这是一个天真、活泼、娇羞的少女李清照。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