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间安全培训消防及职业卫生防护
干粉灭火器
车间使用的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使用方法:
(1)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检查压力是否合格,合格后应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处,应占据上风方向。
(2)使用前,先把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3)在距离火源2-3米处,应先拔下保险销,对准火源根部,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4)如使用的是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则一人伸直皮管,手握住喷嘴(保证喷嘴处阀门打开)在距离火源2-3米处,对准火源根部,,另一人拔下保险销,准备好后提起提柄,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
(5)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流散液体火灾时,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并由近而远,左右扫射,快速推进,直至把火焰全部扑灭。
(6)用干粉灭火器扑救容器内可燃液体火灾时,亦应从火焰侧面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当火焰被赶出容器时,应迅速向前,将余火全部扑灭。灭火时应注意不要把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以防干粉气流的冲击力使油液飞溅,引起火势扩大,造成灭火困难。
(7)使用干粉灭火器应注意灭火过程中应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同时注意干粉灭火器灭火后防止复燃,因为干粉灭火器的冷却作用甚微,在着火点存在着炽热物的条件下,灭火后易产生复燃。
二氧化碳灭火器
在使用时,应首先将灭火器提到起火地点,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喇叭筒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筒外壁或金属连接管,防止手被冻伤。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消防栓使用方法
1、打开消防栓箱
2、取出枪头、水带进行连接
3、转开止水阀
4、握住枪头向火焰喷射
日常维护
1、消防设施定为每周一次检查。
2、干粉灭火器:检查压力是否正常,插销,软管是否正常,并定期上油;
3、二氧化碳灭火器:定期称重。
4、消防栓:定期上油。
正压是空气呼吸器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放式消防空气呼吸器主要适用于消防、化工、石油、厂矿、实验室等处,使消防员或抢险救护人员能够在充满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的恶劣环境下安全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使用方法佩戴使用
1.佩戴时,先将快速接头断开(以防在佩戴时损坏全面罩),然后将背托在人体背部(空气瓶开关在下方),根据身材调节好肩带、腰带并系紧,以合身、牢靠、舒适为宜。
2.把全面罩上的长系带套在脖子上,使用前全面罩置于胸前,以便随吮佩戴,然后将快速接头接好。
3.将供给阀的转换开关置于关闭位置,打开空气瓶开关。
4.戴好全面罩(可不用系带)进行2~3次深呼吸,应感觉舒畅。屏气或呼气时,供给阀应停止供气,无“咝咝”的响声。用手按压供给阀的杠杆,检查其开启或关闭是否灵活。一切正常时,将全面罩系带收紧,收紧程度以既要保证气密又感觉舒适、无明显的压痛为宜。
5.撤离现场到达安全处所后,将全面罩系带卡子松开,摘下全面罩。
6.关闭气瓶开关,打开供给阀,拔开快速接头,从身上卸下呼吸器。
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
使用前必须到法定的医用氧气站充装氧气。检查氧气储量、打开气瓶开关,观察氧压表的指示即可知储氧瓶内的储氧量,如压力氧量小于0.05-0.1Mpa时,应补充医用氧气。
加湿器的使用
a:使用时拧下上盖,往加湿器中加入蒸馏水或冷开水至上下水位标线之间。拧紧上盖,水位低于下标线时及时补加水。
b:按加湿器上部的标记,将供氧器出氧管接到加湿器的供氧嘴上,将吸氧管接到加湿器的出氧嘴上,切勿接反。
c:使用前仔细检查导气管、吸氧管、加湿器是否清洁。
d:当氧气通过加湿器时,可以看到杯内有气泡出现,表示加湿器工作正常。
便携式医用供氧器
吸氧
a:缓慢打开气瓶开关,根据需要调节至适当流量再将输氧鼻塞插入鼻前庭部即可输氧。
b:吸氧完毕先拔出鼻塞关闭气瓶开关,待压力降至0时,再关闭流量调节阀
药品
1、京万红软膏
2、红霉素软膏
3、甲紫溶液
4、双氧水
5、酒精
5、3%硼酸溶液(用于氢氧化甲、氨气等碱性物质灼伤)
6、云南白药
7、创可贴
8、医用消毒棉、棉签、医用胶带、包扎带、医用剪刀、镊子
9、清凉油
10、藿香正气水
11、花露水
THANKS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