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字令三首公开课
十六字令三首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 离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 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 赖以拄其间. 清平乐·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第一次反围剿1930年11月,国民党经过先前数月的准备后调集11个师又2个旅,共约10万余兵力由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第一方面军总前敌委员会在查明敌情后,同江西省行动委员会就反围剿的方针问题进行了多次讨论,确定了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方针。最终红军诱敌深入,歼灭国民党一万两千多人,活捉敌第18师师长张辉瓒,红军第一次反围剿也宣告胜利。第二次反围剿蒋介石在第一次“围剿”失败后,于一九三一年二月,派他的军政部长何应钦代行总司令职权兼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调集十八个师另三个旅,二十万人的兵力,“以厚集兵力,严密包围及取缓进为要旨”,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积极部署对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围剿”。 中央红军则继续按照毛泽东同志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连打五个胜仗,歼敌三万余人,缴枪二万余支,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第三次反围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蒋介石在前二次“围剿”失败后,于1931年6月21日,亲自带着德、日、英等国军事顾问到南昌,就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调集二十三个师另三个旅,约三十万人的兵力,准备发动第三次“围剿”。这次“围剿”,敌人采取长驱直入的作战方针,企图先击破红军主力,捣毁我根据地,然后再深入进行清剿。方面军总前委决定仍采取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毙伤俘敌三万余人,彻底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5月,国民党反动派就开始准备对各根据地红军发动第四次“围剿”。这次“围剿”,敌人采取的战略是逐次转移重点,实行各个击破,转入“围剿”的第二阶段,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达到围歼中央红军的狂妄目的。面对国民党来势汹汹的进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周恩来沉着应战,黄陂、草台冈两仗,共歼敌近三个师,俘敌万余名,缴枪万余支,基本上打破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初,日军大举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仍然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这次“围剿”,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中央苏区再取得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左倾”势力占据上风,提出“保守苏区每一寸土地”口号与国民党军队正面决战,结果损失惨重。红军遭到严重削弱,被迫进行长征。 总结 三首词各自独立、各有特点,却又共同构成一幅统一完整的画面,这幅画面具有很深的象征意义,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红军将士的崇高形象和宏伟的气魄。 这三首小令不仅仅为了写山,还表达了诗人和红军作为民族中流砥柱顶天立地的作用的革命自信和豪情。 *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 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 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 你知道吗? 十六字令(十六字) 如梦令 (三十三字) 西江月、忆江南、菩萨蛮都属于( )。 小令 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已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共有43首。 毛泽东简介 lán hān duò è 毛泽东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的特点 高耸 修辞手法 夸张 红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反衬 对比《贵州民谣》:想想他们在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上有骷髅山, 下有八宝山. 人过要低头, 马过要下鞍. 山的特点 雄壮 修辞手法 比喻 红军战士的雄姿英发、勇敢善战 化静为动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战斗激烈 气势昂扬 强渡大渡河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 突破乌江天险 腊子口战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