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 一、课程总纲 (一)指导思想 在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这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高超的技能,而且要有深厚的道德、法律素养。因此高职院校要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探索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切实把学生的道德、法律素养与专业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最终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二)、培养目标 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法律规范,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相一致的道德、法律文化理念。提高学生在其职业活动中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责任、创新意识等,并在课程专门的实践活动和各专业的实习、实训中不断内化道德和法律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拥有核心竞争力。 (三)、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及工作安排 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及工作安排 专业教师 任职资格 工作安排 刘兰明 教授 全程授课 王芳 副教授 全程授课 王珏 副教授 全程授课 杜新安 副教授 全程授课 谷山 讲师 全程授课 孙丽萍 讲师 全程授课 孙志芳 副教授 全程授课 张金磊 讲师 全程授课 汪爱青 讲师 全程授课 陈蕊花 助讲 全程授课 表1专任教师资格 (四)、实训设备—校内一体化教学的最低配置要求 建立专门职业生涯规划实训室,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以及各专业实习实训环境,塑造了良好的实训培养机制。 (五)、特色与创新 教学模式单一,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过去不受学生欢迎的主因,我们力图改变这一做法,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情境启发式、课堂开放互动式等教学方法。 课程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构建“学—思—行”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完成课程基础学习部分;依托校内外实践平台,将学生活动表现与日常行为纳入到课程评价中;把专门课程实习与学生职业性岗位锻炼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校企双导师指导,提升与内化道德、法律素养。 第一 ,增加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兴趣。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部老师和团委组织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研究,通过多种方式的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既增加了学生学习思修课的积极性和热情,也培养了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改变传统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拟补课堂教学语言单一的不足,通过有针对性地运用某些特定的情境影视资料,以此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如:《毛泽东》、《时事》、《邓小平》、《宇宙与人》等教学片。 第三,突出我院职业教育特色,在教学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及相关行业和案例分析,进行感悟体会学习,帮助学生做好充分就业准备,体现出与一般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同。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的定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养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与上下游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是大学生入校第一年开设的公共必修课,其后续课程包括《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以及《职业基本素养》、选修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等。本课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原则,从大学生入学适应培养开始,逐步进入到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养成教育,本课程采用情境导向式教学,使大学生系统地掌握提高修养、启迪智慧的知识,掌握修身养性、陶冶气质的方法,使学生具备先做人后做事的基本素质和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促进大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高。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支撑作用,也是学生成人与成才的关键。 (三)课程整体设计思路 现代社会对人的工作素质要求在变化,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也不再是只满足上岗要求的岗位技能,而是走向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因此,高职毕业生应该是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既能顶岗又具有发展潜力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教育对象的“德”和“能”是高等职业教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