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物学第二版参考文献.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护生物学第二版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安树青, 林金安主编. 1994. 生态学词典.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艾山江阿布都拉, 文玉香, 唐顺学等. 1997一个多抗小麦一中间惬麦草新种质的选育和细胞分子生物学鉴定. 遗传学报, 24(5):441~446~72 蔡清秀,林柳,潘文婧等. 2008. 勐养保护区亚洲象微卫星位点筛选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兽类学报, 28(2):126~134 曹邓. 2005.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演变与诠释. 当代财经, (11):19~21 曹丽敏, 司马永康, 曹利民等. 2001. 保护生物学概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 (植物学专辑):65~70 车晋滇, 郭喜红. 1999. 北美一枝黄花. 杂草科学, (1):17 陈领. 1999. 中国的濒危物种及其保护. 动物学报, 45(3): 350~354 陈辉,范源洪. 2003. 甘蔗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检测. 分子植物育种, Z1: 713~720 陈灵芝主编. 1993. 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其保护对策. 北京:科学出版社 陈灵芝, 陈清朗, 刘文华. 1997. 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北京:科学出版社 陈道海, 钟炳辉. 1999. 保护生物学.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陈大鹏, 沈怀舜, 丁亚平等. 2004. 文蛤(Mertrix meretrix)地理种群ISSR分子标记的初步研究. 南京师大学报. 27(3):74~77 陈清郎, 刘文华. 1997. 中国森林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北京:科学出版社 陈婴芳, 徐宏发. 2003. DNA分子标记及其在保护生物学中的应用.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6(1):60~64 陈伟烈. 1988. (西藏)植被的植物区系特征. 见: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 西藏植被. 北京:科学出版社,41~84 迟德富, 孙凡, 严善春. 2005.保护生物学.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丁建清, 王韧, 付卫东. 1998. 化学除草剂对恶性杂草水葫芦的控制效果~374 丁炜,张正旺,常江等. 2005基于RAPD的藏马鸡亲缘关系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5):507509 段小燕,廉振民,王文. 2008. 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27(1): 64~68 杜恒俭,陈华慧,曹伯勋. 1979.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北京:地质出版社 傅德志, 左家晡. 1995.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定量化研究——III 区系指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3(4): 23~29 傅之屏2001. 保护生物学. 成都:四川省科学技术出版社 冯祚建,蔡桂全,郑昌琳. 1986. 西藏哺乳类. 北京:科学出版社 高秀梅, 贺善安, 顾姻等. 1996. 南京中山植物园活植物信息管理子系统. 植物资源与环境, 5(1):43~47 高增祥, 季荣, 徐汝梅等. 2003. 外来种入侵的过程、机理和预测. 生态学报, 23(3):559~570 戈峰. 2002. 现代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葛颂, 洪德元. 1994. 遗传多样性及其检测方法 见钱迎倩, 马克平主编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葛颂, 王海群, 张灿明, 洪德元. 1997.八面山银杉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 植物学报, 39(3):266~271 葛永奇, 邱英雄, 丁炳扬, 傅承新. 2003. 孑遗植物银杏群体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生物多样性, 11(4):276~287 顾万春. 2004. 白皮松交配系统及其种内遗传多样性分量比的研究. 林业科学研究, 17(1):19~25 关广清, 韩亚光等. 1993. 豚草替代控制研究.豚草及豚草综合治理.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郭传友, 王中生, 方炎明. 2003. 外来种入侵与生态安全.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7(2):73~ 78 郝守刚, 马学平, 董熙平等. 2000. 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地球历史中的生命.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杭炎, 金燕, 卢宝容. 2004. 濒危植物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保护.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43(2):260~266 何浩,潘耀忠,朱文泉等. 2005.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量.应用生态学报, 16(6):122~127 贺善安, 夏冰, 钱俊秋. 1999. 植物园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植物资源与环境, 8(4):47~51 贺善安, 顾姻. 2002. 植物园发展战略研究. 植物资源与环境, 11(1):4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