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畜牧兽医]肌 肉
* 一. 概 述 运动系统所描述的肌肉(Musculus)特指骨骼肌(也称横纹肌),它们附着于骨骼上,是运动的动力部分。 (一) 肌肉的构造 每一肌肉就是一个肌器官,可分为能收缩的肌腹和不能收缩的肌腱两部分。肌腹由许多肌纤维(肌细胞)借结缔组织结合而成。整块肌肉外面包裹肌外膜(Epimysium) ,肌外膜深入肌肉内将若干肌纤维包裹成肌束,包在肌束外面肌束膜(Perimysium);肌肉的结缔组织形成肌膜,构成肌器官的间质部分;每一条肌纤维外面包有肌膜,称肌内膜(Endomysium)。肌纤维的主要功能是收缩,产生动力。肌膜是肌肉的支持组织,血管和神经沿肌膜伸人肌肉内。 §2-6 肌 肉 肌腱(Tendomusculi) 为在肌腹一端或两端的直 接延续,牢固地附着于骨 上。肌腱由腱纤维等构成; 肌腱没有收缩能力,有很强 的坚韧性和抗张力,故不易 疲劳。它传导肌腹的收缩 力,以提高肌腹的工作效 率。 肌 外 膜 肌 束 膜 肌 内 膜 肌腹和肌腱 (二) 肌肉的形态(分类) 1.纺锤形肌:分布于四肢。在肌肉内部,肌纤维束的排列多与肌的长轴平行,收缩时使肌肉显著缩短,从而引起大幅度的运动。纺锤形肌的两端为肌腱,即俗称“蹄筋”。 2.多裂肌:主要分布于椎骨周围,由许多短肌束组成,收缩的幅度不大,但收缩力较大而持久,如背最长肌、髂肋肌等。 3.板状肌:肌肉主要分布于腹壁和肩带部。多呈薄板状,有的呈扇形,如背阔肌;有的起点呈锯齿状,如腹侧锯肌等。板状肌的肌腱形成腱膜。 4.环形肌:位于自然孔的周围,肌纤维环行,形成括约肌,如口轮匝肌,肛门括约肌等,收缩时可关闭自然孔。 (三) 肌肉起止点 肌肉一般是以其两端附着于骨,中间可能越过一个或几个关节。当其收缩时,位置不动的一端叫起点,引起骨移动的一端称止点。但有时随情况的变化,起止点可互相转变。 (四) 肌肉的活动 肌肉通过其肌腹的收缩改变长度,从而牵动骨产生运动;在一个动作中,起主要作用的肌肉称主动肌;起协助作用的肌肉称协同肌;产生相反作用的称对抗肌;参与固定某一部位的肌肉为固定肌。 (五) 肌肉的命名 依据肌肉的功能、形态、位置、结构及肌纤维方向等来命名。少数只据其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命名,大多数肌肉是综合几个特点来命名。 (六) 肌肉的辅助器官 1. 筋膜(Fascia): 分浅筋膜和深筋膜。 浅筋膜(Fasciasuperficialis):位于皮下(也称皮下 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覆盖在全身肌肉的表面 ,有些部位的浅筋膜中有皮肌,营养良好的家畜在浅筋 膜内蓄积有脂肪;浅筋膜发达的部位,皮肤具有较大的 移动性。 深筋膜(Fasciaprofunda):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 浅筋膜下。在某些部位深筋膜形成包围肌群的筋膜鞘; 或伸入肌间,附着于骨上,形成肌间隔;或提供肌肉的 附着面。主要起保护、固定肌肉位置的作用。 2.粘液囊(Bursamucosae): 是封闭的结缔组织囊。壁内 衬有滑膜,腔内有滑液。多位于骨的突起与肌肉、腱和皮 肤之间,起到减少摩擦的作用。位于关节附近的粘液囊多 与关节腔相通。 腱 鞘(Vaginasynovialistendinis): 由粘液囊卷折形成的结 构。包在腱的外面,以减少肌腱活动时的摩擦。 皮肌(M.cutaneus):属骨骼肌,受躯体 神经支配。分布于皮肤内(浅筋膜)的薄板 状肌,间接附着于骨骼上;布于面部(面皮 肌)、颈部(颈皮肌)、臂部(肩臂皮肌) 和胸腹部(胸腹皮肌/躯干皮肌)。皮肌收缩 时,可使皮肤震颤,以驱赶蚊蝇和抖掉皮肤 上的灰尘水滴。 二、皮 肌 (一) 肩带肌 肩带肌是连接前肢与躯干的肌肉,分为背侧肌群和腹侧肌群。 1. 背侧肌群 (1)斜方肌(M.travezius):为三角形薄板状肌,位于肩颈上部 浅层,分为颈斜方肌和胸斜方肌两部分。 (2)菱形肌(M.rhomboideus):位于斜方肌深面。 (3)背阔肌(M.1atissimusdorsi): 板状肌,位于胸侧壁,自腰背筋膜起始, 在牛还起于第9-11肋骨、肋间外肌和腹外斜肌的筋膜,肌纤维向前下方 止于肱骨内侧。 (4)臂头肌(M.brachiocephalicus): 位于颈侧部浅层,长带状。起始于枕 嵴、寰椎和第2~4颈椎横突,止于肱骨外侧三角肌结节;形成颈静脉沟 的 上界。 (5)肩胛横突肌(M.omotransversari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