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部分玉米结构调整暨粮改饲
余欣荣副部长在部分省玉米结构调整
暨“粮改饲”推进落实会上的讲话
(2015年8月28日)
今天这个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精神,分析推进玉米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交流各地玉米结构调整和“粮改饲”试点的做法和经验,部署安排玉米结构调整工作。
今天上午,大家参观了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青贮玉米大田生产、机械收获、青贮饲料制作现场,场面壮观、给人启示。刚才,7省农业部门负责同志、3个试点县政府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还有6省农业部门作了书面交流,讲的都很好,做法可行、经验可贵,值得相互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玉米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农业的根本任务,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但农业生产也要适应市场的变化,优化结构、提升品质、增加收益,这也是农业的重要任务。
(一)推进玉米结构调整,是贯彻中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央审时度势地提出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就农业来说,主要是实现“三转”,就是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尽快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国务院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了具体部署,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坚决贯彻。当前的重点是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核心任务是推进玉米结构调整,努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二)推进玉米结构调整,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选择。多年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各方面压力也日益加大。一方面,地少水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增强。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更为突出,如土壤沙化、地力下降、水体污染、淡水减少等。玉米是大水大肥的作物,多数种在雨热同季地区,但一些区域水资源缺乏、生态支撑条件较弱,需要主动调整,适当调减一些非优势产区的玉米种植,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推进玉米结构调整,是在新常态下提高农业生产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一些地方玉米“一粮独大”,种植结构单一、种养不衔接,产业融合度低,影响种植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为改变这种现状,一是要构建合理轮作体系。过去黑龙江及内蒙古第四五积温带形成了粮豆轮作的体系,现在农民弃豆弃麦,玉米变成当地的“铁秆庄稼”。玉米重茬连作,带来了土壤养分失衡、微生物群落改变、病虫害加重等问题。因此,需要改变单一的种植结构为合理的轮作体系,实现用地养地结合和可持续发展。二是要推进种养结合。规模化养殖,需要就近解决饲草供应问题,通过就地转化增值,降低贮运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适应畜牧业发展的新变化,需要实施“粮改饲”,推进农牧结合。三是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三大谷物中,玉米是多用途的品种,加工的产品最多、链条最长、增值潜力最大。适应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通供应链、形成全产业链,实现农业的互联互通,促进农业增值和农民增收。
(四)推进玉米结构调整,是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措施。受全球经济低迷、石油价格下跌、深加工疲软等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玉米供给宽松、价格下跌,而我国因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价差拉大。受此影响,玉米及玉米替代品进口量快速增长,仅替代进口量就相当于600亿斤国产玉米。适应这种新趋势,要主动调整玉米种植结构,既可缓解当前库存压力,又可提升农业竞争力。
当然,对玉米问题要科学地分析、理性地判断。首先,对玉米地位要有正确的认识。玉米不仅是重要的粮食品种,还是重要的能量饲料和工业加工原料。在粮食“十一连增”中,玉米作出了突出贡献。近11年我国粮食面积增加了1.99亿亩,其中玉米面积增加1.95亿亩,占增量的98%;粮食产量增加3528亿斤,其中玉米产量增加1997亿斤,占增量的57%。其次,对玉米供求形势要有正确的认识。从当前看,受玉米消费需求不振、深加工产品销售不畅、进口替代品种较多等因素影响,玉米出现了阶段性的过剩,但这是相对的、局部的、也是暂时的。从长远看,随着规模化养殖的不断发展,对饲料需求增加。大体匡算,每年需求增量在50亿斤以上。加上玉米精深加工,玉米需求增量还会大一些。第三,对玉米结构调整要有正确的认识。总结过去历次粮食结构调整的经验,这一轮的结构调整,水稻、小麦等口粮品种是要稳定发展的,重点是调整玉米结构。要采取差别性调减的原则,巩固提升优势区,适当调减非优势区,力求调优品种、调优效益、调优生态。
二、明确目标任务,科学有序推进玉米结构调整
推进玉米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主动入位、顺势而为,推动玉米结构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当前,玉米结构调整工作的总体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村家用沼气池设计规范.doc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四年级信息科技 第1课 数据宝藏在身边 教案.docx VIP
- 医院医疗设备维保方案.pdf VIP
- 佳能Canon-RF-600mm-F11-IS-STM-Lens相机镜头用户说明书手册.pdf
- 职业培训电子商务教学计划及大纲.pdf VIP
-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程》PPT课件.pptx VIP
- 绿化养护工程合理化建议、难点要点分析及解决方案.docx VIP
- 丰田COROLLA_AURIS发动机1ZR-FE__2ZR-FE技术信息指南.ppt VIP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71).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