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鱼类学实验教学课件 实验六 硬骨鱼纲分类(一) 鲟形目、鲱形目、鲑形目、 鳗鲡目 一、目的要求 掌握鲟形目、鲱形目、鲑形目、鳗鲡目各目、主要科、属和种的分类特征。 熟悉检索表的应用,掌握鉴别鱼类的方法。 二、实验材料 鲟形目:中华鲟、达氏鲟(长江鲟) 、匙吻鲟 鲱形目:鳓、鲥、斑鰶、鲚属 鲑形目:虹鳟、太湖新银鱼 鳗鲡目:鳗鲡、海鳗、星康吉鳗、网纹裸胸鳝 三、实验方法 对照检索表,从高向低逐级鉴定。 在检索过程中,必须循检索表顺序号自第一条开始检索,若发现标本与检索表条文不附时,应返回查对高一级分类阶元的检索表。 四、实验步骤 1.分出4个目:4个目的主要特征,3对对选性状,鲟形目。 2.鲟形目中2科,鲟科 3.鲟科,2种:中华鲟、长江鲟 4.白鲟科,2种:白鲟、匙吻鲟 5.在余下的3个目中分出鲱形目,2科: 6.鲱科:3属3种 四、实验步骤 7.鳀科:2属2种 8.在余下的2个目中分开: 9.鲑形目,2科:2种 10.鳗鲡目4科4种 五、作业 1、简述硬骨鱼纲的分类系统(纲、亚纲、本次实验的目)的主要特征。 2、简述本次实验的所有鱼类的分类地位。 3、选用本次实验的5种鱼编制一个连续检索表。 中华鲟 各行骨板间的皮肤光滑无突起;鳃耙短柱状,排列稀疏(13-24) ,洄游性。 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与恐龙同时代。分布在长江、珠江流域,主食各种小型动物,最大个体350千克。性成熟年龄雌鱼14龄,雄鱼9龄;27龄鱼的怀卵量还维持在较高的水平(4.12粒/克体重,平均2.99粒/克体重;绝对怀卵量(69.7千克)130.3万粒/316.5公斤鱼,平均64.5万粒),10月-11月洄游到长江上游产卵繁殖。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鲟形目,鲟科,鲟属。俗称:七粒浮子。英文名:Amur sturgeon 。 体长梭形,头尾部尖细。头部呈三角形,顶部较平。吻尖,平扁。口小,下位,横裂,口唇具花瓣状皱褶。吻腹面口前方有横列的须2对,等长,须基部前方若干疣状突,多数为7粒,故称之为七粒浮子。体被5行纵列骨板状硬鳞,各硬鳞上均具锐棘,鳞间皮肤粗糙。背鳍后位;胸鳍位近腹面,第一不分枝鳍条长,略硬;臀鳍位于背鳍基部之后;尾鳍歪形。头部及背侧灰褐色或黑褐色,腹面白色。 匙吻鲟 匙吻鲟身体光滑,只在背部、尾鳍上叶及侧线上方,有小块状的细小鳞片。吻长为体长的三分之一,扁平,如桨状。眼小视觉较差,口大鳃耙长而薄,排列紧密,用于过滤食物,鳃盖骨大而向后延至腹鳍,骨骼大部分是软骨。有一个喷水孔和喷水腔。尾鳍分叉。刚孵出的仔鱼无吻,1-2星期后吻才开始发育,1月左右发育完全,吻上有大量的感受器和电子接受器,有人认为是起分辨食物密度的作用,背部黑蓝灰色,体侧有点状赭色,腹部白色。 白鲟 头部特长,占体长的1/3,小个体约占体长的1/2,布有梅花状的感觉器一陷器。吻延长,呈剑状,其腹面具短须1对。眼甚小。口大,下位,弧形,上下颌均具细齿。鳃孔大。鳃膜后缘尖。体表光滑无鳞。 鳓 鰳鱼(鲱科) Ilisha elongata[地方名]鲙鱼、白鳞鱼、白力鱼、曹白鱼、春鱼、鮝鱼、网扁、火鳞酋、鳞子鱼。[形态特征]体侧扁,背窄,一般体长25~40厘米,体重250~500克、头部背面通常有2条低的纵行隆起脊。眼大、凸起而明亮,口向上翘成近垂直状、两颌、 腭骨及舌上均具细牙。体无侧线,全身被银白色薄圆鳞,腹缘有锯齿状棱鳞,头及体背缘灰褐色,体侧为银白色。背鳍短小始于臀鳍前上方,膀鳍甚小,臀鳍长,其基底长约为背鳍基底长的3倍,尾鳍深叉象燕尾形[产地、产季]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均产之,其中以东海产量最多、渔期为5~7用月。[经济价值]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肉质鲜嫩肥美,口味香醇、加工制成的咸鰳鱼或鰳鱼卷均为名特水产品。此外,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肉有开胃暖中、滋补壮身之功能。鰳鱼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 Chinese herring,日文名为ヒラ。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香港、澳门。出口口J岸:厂东、辽宁、河北、山东、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厂西。 鲥 鲥鱼(鲱科)Hilsa reevesii[地方名]时鱼、三来、三黎国、迟鱼、鲥刺。[形态特征]体呈长椭圆形,较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口大,端位。吻尖,下颌稍长于上颌。上颌骨正中有一显著凹陷,上下两颌均无齿。脂眼睑发达,几乎遮盖眼的一半。腮孔大。鳞片大而圆薄,上有细纹。无侧线。腹部有大型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有胸鳍、腹鳍各一对,腹鳍极小;背鳍、臀鳍各一个,背鳍条14~15,臀鳍条16~18;尾鳍深叉形,被有小鳞。体背和头部为灰色,略带蓝色光泽,体两侧和腹部为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其他各鳍暗蓝绿色。[产地、产季]鲥鱼为徊游性鱼类,入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