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政史地]6 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春秋时期,见之于《左传》记载的大小国家,就有120多个。到春秋末年,120余国只剩下了三分之一。战国初年,大小国仅剩下十几个,其中较强大的有秦、楚、韩、赵、魏、齐、燕七国,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时各国变法 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废井田 开阡陌 重农抑商 奖励耕织 奖励军功 实行军功爵制 除世卿世禄制 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改革户籍制度 编制什伍组织 实行连坐法 推行县制 (一)皇帝制度 1、王绾、李斯对地方管理体制的主张各是什么?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1、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三公九卿制 B.国家大一统 C.皇位继承制 D.权力高度集中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坑 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 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皇帝任命 D.地方选举 3、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1、人们常说,先进可以变成落后,后来者也可以居上。试以秦统一为例,说一说后来者居上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练习与测评 提示,结合时代背景思考:顺应潮流,抓住历史机遇,重用人才,改革内政,开拓创新,富国强兵等。 2、结合第5、第6课内容,谈一谈秦朝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基础、条件和原因。 练习与测评 春秋战国时代生产力发展是基础; 条件:七国争雄,促成了社会局部统一(社会条件);内政改革,在制度上出现趋同倾向(政治条件);商鞅变法,为秦统一提供了条件;还应该考虑人民希望统一,民族融合;秦国的优势等。 原因:历史发展的趋势。 * * * * * * * * * 中国古代史第6课 古风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 你认为秦能一统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商鞅 秦国 申不害 韩国 邹忌 齐国 吴起 楚国 李悝 魏国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论衡·书解》 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 -----商鞅 徙木为信 商鞅变法: 秦国 灭燕 (前222年) 灭赵 (前228年) 灭齐 (前221年) 灭魏 (前225年) 灭韩 (前230年) 灭楚 (前223年) 秦统一六国 思考: 你认为秦能一统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1)客观条件 : A七国争雄,促成了社会区域性的统一 (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人民希望统一,民族融合.) B 各国内政改革,在政治、经济制度建设上出现趋同倾向。 (2)主观条件 :A商鞅变法,使秦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秦国没有严格的宗法制度,同族人被重用的不多,外来人才能得到重用和信任。 秦地处西边陲开化较晚,民风纯朴。 奉行法家的政策,裁抑贵族势力,使尽力耕战的人民有邀赏的机会。 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皇帝制度 皇帝独尊(确立“皇帝”的称号) 皇权至上(掌握军、政、司法和立 法等大权) 皇位世袭(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三公 丞相 御史大夫 太尉 左丞相 右丞相 百官之首 全国政务 副丞相 律令图籍 监察百官 (位低权重) 军务 (虚有其位) (二)三公九卿制度 郡(地方最高统治机构) 郡守(最高长官) 郡丞(行政、刑狱) 郡尉(军事、治安) 县 县令(最高长官) 县丞(行政、刑狱) 县尉(军事、治安) 乡 三老(教化) 啬夫(听讼赋税) 游徼(贼盗) 里 (里典) (三)郡县制度 解析与探究 王绾主张实行分封制,理由是天下初定而且疆域辽阔, 将王室亲族分封到新占领地区,能够巩固帝国的统治。 (利) 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理由是分封制随着时间流逝, 血缘关系疏远,诸侯混战,天子不能控制。(弊)实行 郡县制则官吏领取丰厚的俸禄,便于控制。 2、秦始皇最终采纳了谁的主张,为什么? 秦始皇最终采纳了李斯的主张,原因是历史经验证明,分封 制容易导致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郡县制有利于 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 1、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2、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有封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