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裹体(水晶)
水晶成因包裹体特征 Quartz’s cause of formation inclusions 宝石08-1班 王喆鑫 林广恺 黎力 水晶的成因 水晶属于三方晶系,三方偏方面体类。常见的天然水晶主 要是由六个柱面(m)和大菱 面(R) 体、小菱面体(r)组 成的聚形(见图1(a) ),有时也能看到三方偏 方面体(x)和三方双锥(s)。 空间群为C3 1 2和C3 2 2, 并呈左右对称(见图1(b))。水晶的基本结构基元为Si-O四面体,以顶角相连,构成沿Z轴排列的共轭螺旋结构。 水晶的成因 以前的研究成果表明,水晶晶体的形成要求: (1)一定SO 2含量的成矿溶液; (2)成矿溶液的性质为略偏碱性(pH=7±)、低盐度 (11%); (3)成矿温度低-高温,压力适中。高压(200-600MPa); (4)水晶形成过程中,温度好压力变化缓慢,为一较稳定的的环境; (5)一定规模的空洞和裂隙。 水晶的成因 综上所述,水晶的形成可能是多成因和多来源的。其成矿类型主要有伟晶岩型、矽卡岩型、硅酸盐岩中的热液型和碳酸盐岩中的热液型水晶矿床。而其中分布最广,比较具有工业意义的水晶矿床为热液型。根据共生矿物特征、成矿产出的地质条件、水晶矿包裹体特征和包裹体盐度测定方面的资料,又可细分为以下的成因类型。 成因类型 主要成矿作用 共生矿物 均一温度(°C) 气液包裹体主要特征 盐度(%) 低温热液型 岩浆热液与地下热水共同作用 辰砂、重晶石、方解石 134-226 少量气液包裹体,有机物 2.83-4.56 中低温热液型 岩浆热液作用 方铅矿、黄铁矿 153-297 少量气体包裹体,有机物 5.78 中高温热液型 热液作用 毒、绿柱石、萤石、电气石 215-322 大量气体包裹体 4.8-9.7 石英晶体成因分类表 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quartz crystal 水晶中包裹体的类型划分 包裹体是矿物中由一相或多相物质组成的封闭系统。 对于这个概念, 应当强调两个方面: ( 1) 包裹体在矿物中是一个封闭系统; ( 2) 该封闭系统是由一相或多相物质组成, 并与主矿物具有相的界限, 它的物质来源可以是与主矿物无关的外来物质或是相同于主矿物的成岩、成矿介质。 国内外关于包裹体的分类有许多种, 为较客观地反映其本质特征, 我们将其简要归纳为两种, 即按物理状态和成因对水晶中包裹体进行分类。 1 物理状态分类 主要是根据水晶中包裹体的物质来源、充填方式、相的成分以及各相所占的比例划分为两大类: ( 一些包裹体的形态特征见图 2) 水晶中包裹体的类型划分 1. 1 固体包裹体 以结晶质固体矿物的形式或以粉末状、不规则状物质包含于水晶当中。这些物质在形成时间上可先于主矿物, 其物质来源多属外来物质并以机械捕获方式形成。水晶中结晶质矿物成分有云母 ( 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锂云母) 、电气石、角闪石、阳起石、透闪石、石棉、金红石、硅灰石、绿柱石、绿帘石、绿泥石、萤石、黄铁矿、石墨、赤铁矿和镜铁矿等, 此外, 还可见到一些围岩捕掳物。 水晶中包裹体的类型划分 1. 2 气液包裹体 又可细分为: ( a ) 液体包裹体 指气液比即V 气 (V 气 + V 液 ) 小于 50% 的气液包裹体, V 气 是气相所占的体积, V 液 是液相所占的体积; ( b ) 气体包裹体 气液比大于 50% 的气液包裹体; ( c ) 含液体包裹体 由气相、液体 CO 2 相和水溶液相所组成; ( d ) 含子矿物包裹体 可见立方体石盐 (N aC l)等子矿物。 ( e ) 含有机物或与水不相混溶的液体的包裹体它由一些有机物液体 ( 如油珠、各种烷类等) 和无机液体 ( 如 H 2S ) 所组成。 2 成因分类 以包裹体和主矿物之间的形成先后关系为主要 依据, 根据水晶晶体与包裹体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