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ppt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 一、理论背景 二、期望理论的核心内容: 2.1 期望公式 2.2 期望模式 三、期望理论的应用 一、理论背景 期望理论(Expectancy Theory)是揭示外在目标对人产生激励过程规律的理论,是西方行为科学中经典的动机理论之一。 20世纪3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K.勒温和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所做的认知理论研究为期望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勒温和托尔曼分别用人和动物作被试做了大量实验,发现一个共同规律,即无论人或动物的行为都有一定的目的性,他们期望得到所想往的东西而回避所厌恶的东西。因此,他们在行动之前往往先进行一系列推测,分析行为结果可能伴有的效益,并根据效益的价值和实现的可能性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后来,美国心理学家E.弗罗姆进一步进行了有关人类行为内部原因的系统研究。他在1964年出版的《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了期望模式,又称VIE激励模式。期望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期望公式和期望模式。 二、期望公式 M-motivation: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 V-valence :目标有多大价值的主观判断 E-expectancy:对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主观估计 三、期望模式 ——怎样使激发力量达到最好值 ①努力和绩效的关系。个人的认识、态度、信仰等个性倾向,及个人的社会地位,别人对他的期望等社会因素。即由目标本身和个人的主客观条件决定。 三、期望理论的应用 采用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 在设置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加入组织期望行为与非期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 在激励过程中,还要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加强期望心理的疏导。期望概率过大,容易产生挫折,期望概率过小,又会减少激励力量; 实际概率应使人多数人受益 实际概率最好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并与效价相适应。 * 激励取决于行动结果的效价和其对应的期望值的乘积: ②绩效与奖励关系 ③奖励和个人需要关系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