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 杜威的教育哲学
第六章 杜威的教育哲学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实用主义哲学的发展 Pragmatism,原意是“行为、行动”,是一种帮助我们实现理想目标的哲学,鼓励我们寻找途径并行动起来。 19世纪末,美国人才有了第一个产生于本土的哲学——实用主义。由皮尔士、威廉·詹姆斯、杜威三位思想家定型,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曾是美国哲学的主流,之后经历了短暂的沉寂时期。 第六章 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 ——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第一节 实践背景 第二节 思想基础 第三节 基本主张与简单评论 第一节 实践背景 一、实践背景 (一)社会发展 (二)教育发展 (三)进步教育 (四)30年以后的进步主义教育 一、实践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 (一)社会发展:宗教社会向世俗社会转化 工业化、城市化、移民浪潮以及美国文化的成熟促进了美国社会的发展。 学校教育由以宗教为中心的伦理训练逐渐转移到以学科为中心的理智训练。 (二)教育发展:新的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 卢梭《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 (三)进步教育 进步教育是用来表示1910年到1950年之间学校中所发生变化的一个名词。这种变化体现在:教育要能够处理普通人日常所关系的事情,教育变成世俗的、科学的、实际的和技术的。 1919年,进步主义者在华盛顿成立了“进步教育协会”,第一任会长是埃里奥特,制定了七条原则: (1)学生有自然发展的自由; (2)兴趣是全部活动的出发点; (3)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而不是“监工”; (4)对学生的发展进行科学研究; (5)更多地关注影响学生身体发展的各种因素; (6)学校与家庭合作以满足儿童生活需求; (7)确认进步主义学校在教育运动中的领导地位。 (四)30年以后的进步主义教育 进步教育运动逐渐的暴露出问题: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儿童中心的倾向。 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后,进步教育运动内部出现了分化。 康茨提出社会改造主义;赫钦斯、阿德勒提出永恒主义;巴格莱提出了要素主义。 进步主义者的反思: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必须包括教育控制的思想;只有掌握了那种使人能够控制自己命运的理智的工具,才能得到自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55年6月,进步教育协会宣布解散。 二、思想基础 (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二)经验自然主义哲学 (一)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1712-1778 )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作品教育小说《爱弥尔》 “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儿童的本性是善良的。 让爱弥尔到乡村生活,培养一个“高贵的野蛮人”。 让儿童接触大自然,在自然和经验之间建立联系。 让儿童长时间的坐着不动集中精力与抽象的概念,保持安静或者表现出精确的肌肉控制,是不符合儿童的天性的。 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 在自然和经验之间建立起教育性联系 儿童的兴趣是教育的先导。 (二)经验自然主义哲学 1.基本观点: 实在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实在有待于人们去发现,人们能够谈论的就是经验。 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经验自然主义的认识论 (1)反对认识论上的二元论。 所谓二元论哲学就是以认识论为特征的哲学,它起源于柏拉图,到了笛卡尔最终明确的建立了认识论哲学,到黑格尔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2)知识是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在经验的时候,人们会提出各种关于宇宙的假设,当人们用这些假设指导自己的行动就会获得宇宙的回报。因此,人们必须承担自己行动的后果,通过行动的后果,可以发现看到原先的假设是否正确,如果假设正确,就可以被称为知识 (3)认识的过程是经验的改造过程。认识的过程是没有终结的,认识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同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科学方法”是一致的。 (4)真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真理要以行动的后果来证实,真理本身并没有价值,他的价值取决于能实现什么目的,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3.经验自然主义的伦理学 (1)道德法则不是康德说的“绝对命令”和“善良意志”,因为他们都超出了人类经验的范围,无法对它们进行探究,人们除了服从别无选择。 (2)我们是我们价值的创造者。 (3)没有终极的道德原则,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去发现我们的“应该”。 4.经验自然主义儿童观 (1)儿童与其他有机体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其主要活动都是为了适应环境,当然儿童对环境的适应强调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理智使环境在一定的限度内,适合自己的需要。人的理智能够控制感情的冲动,并将它们引向正确的方向。 (2)儿童与社会的对立、兴趣与训练的对立、秉性与教养的对立、知识和行为的对立都是错误的。 (3)要使儿童健康发展,就必须控制他们在其中行动、思考和感受的环境。 第三节 基本主张与简单评论 一、对教育的根本看法 二、教育目的观 三、课程观 四、教学方法 五、评论 一、对教育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zhuayode.doc
- 高温混炼与低温混炼优缺点对比.pdf
- 小学足球三年级全年教案.doc
- 沾化一中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检测.doc
- 宏昶工程机械服务部管理制度.doc
- 教学设计平行线的性质1.doc
- 市区老破小真不如郊区高大上.doc
- 《纳税问题》课件ppt.ppt
- 心理活动描写(五上人教版)批改.pptx
- 2017年春季畈心小学工作计划.pdf
- 202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上海电机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