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泡沫玻璃板检测实施细则
泡沫玻璃板检测实施细则
1 适用范围、检测项目(参数)及技术标准
1.1 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材料泡沫玻璃板的物理性能检测。
1.2 检测项目(参数)
表观密度、导热系数、抗压强度
1.3 技术标准
DGJ 08-113-2005 《住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JC/T 647-1996 《泡沫玻璃绝热制品》
GB 10294-1988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
2 检测设备
2.1 天平(最大称量2000 g,精度2 g)
2.2 钢直尺(500 mm,精度1 mm)
2.3 钢卷尺(精度1 mm)
2.4 港直角尺(一臂的长度不小于500mm,精度1mm)
2.5 游标卡尺(0~125mm,精度0.02 mm)
2.6 卡钳
2.7 塞尺(长100mm,厚0.05~1.00mm)
2.8 TPMBE-300平板导热仪:精度3%
2.9 烘箱:灵敏度±2℃
2.10干燥器(直径大于300 mm)
2.11组合式无底金属试模:300mm×300mm×30mm
2.12油灰刀,抹子
2.13玻璃板:400mm×400mm×(3~5)mm
2.14导热系数测定仪
2.15压力试验机(最大压力示值20KN左右)
2.16干燥器
3 表观密度
3.1试样制作
切割试样,尺寸不得小于100mm×100mm×25mm,数量3个。
3.2 质量称量
在天平上称试样质量G0,精确至1g。
3.3 试样测量
3.3.1长度和宽度:在平板两端边缘20mm处和中心位置用钢直尺或卷尺测量平板的长度和宽度,精确至1mm。测量结果为3个读数的平均值。
3.3.2厚度:用游标卡尺在平板任一边的两端离边缘20mm处和中心位置测量,精确至0.5mm;对相对的另一边重复以上测量,测量结果为6个读数的平均值。
按以上步骤测量好式样的几何尺寸后,算出体积V。
3.4 计算
由下式分别计算每个试件的表观密度,精确至1 kg/m3。
式中:ρ——试样密度,kg/m3;
G0——试样质量,g;
V ——试样体积,mm3。
制品的密度取三块试样数据的平均值,密度数据精确至1 kg/m3。
4 导热系数
4.1 试件制备
将试样切割成300mm×300mm×30mm,厚度为玻璃板原始厚度,如厚度30mm,将切件切割为30mm厚,试件个数为2个。
4.2 厚度的测定
用游标卡尺或测厚仪在试件任何一边的两端距边缘20 mm处和中间处分别测定其厚度,在相对的另一边重复以上测量,精确至0.1mm,取6个测量数据的平均值。
4.3 试件的安装
试件压紧力应恒定,施加的压力一般不大于2.5kPa。测定可压缩的试件时,冷板的角(或边)与防护单元的角(或边)之间需垫入小截面、低导热系数的支柱以限制试件的压缩。
4.4温差检测
4.4.1 温差的选择
温差的选择按材料产品标准中要求或按被测定试件的使用条件,无特殊要求时,温差选为30K。
4.4.2 温差的测定
温差由永久性埋没在加热和冷却单元面板内的传感器(热电偶)测量。
4.5 热流量的测定
测量施加于计量面积的平均电功率,精确到±0.2%。
输入功率的随机波动、变动引起的热板表面温度波动或变动,应小于热板和冷板间温差的±0.3%。温度控制系统由智能控制仪表自动跟踪控制。
4.6 计算
导热系数λ可用下式计算:
式中,Q―加热单元计量部分的平均热流量,其值等于平均发热功率,W;
T1―试件热面温度平均值,K;
T2―试件冷面温度平均值,K;
A―计量面积,m2;
d―试件平均厚度,m。
5 抗压强度
5.1 试件制备
切割试样,尺寸为100mm×100mm×40mm,厚度为玻璃板原始厚度,如厚度40mm,将切件切割为40mm厚,数量为5个。
5.2 试样测量
5.2.1长度和宽度:在平板两端边缘20mm处和中心位置用钢直尺或卷尺测量平板的长度和宽度,精确至1mm。测量结果为3个读数的平均值。
5.2.2厚度:用游标卡尺在平板任一边的两端离边缘20mm处和中心位置测量,精确至0.5mm;对相对的另一边重复以上测量,测量结果为6个读数的平均值。
5.3 检测前准备
用漆刷或刮刀把乳化沥青或熔化石油沥青均匀涂在试样上下二个受压面上,要求泡孔刚好涂平,然后将预先裁好的100mm×100mm大小沥青油纸覆盖于上、下受压面上,每面各一张。
将试样侧立并置于干燥器中,干燥至少1天。
将试样置于压力机加载台座上,装好记录试样压缩变形装置,准备加压试验。
5.4 试验
初始加载500N,记下初始变形读数,然后记录每增加一个单位荷载(例如500N)时所对应的变形量,直至试样破坏。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视野大学英语_视听说教程(第二版)_3_UNITE9.doc
- 2011经济师基础知识重要考点7-19章.doc
- 通信原理教程第四章ppt.ppt
- 部分语法及单词区分.doc
- 2012届濮阳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doc
- 圆综合复习二【精华版】.doc
- 数字集成电路与非门.doc
-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doc
- 公司业务创新和营销每周要览2011年第14期.doc
- 第四章风险价值.ppt.Convertor.doc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18章 平行四边形 单元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常考点分类专题(考查范围:整式的乘除、相交线与平行线、概率初步).pdf
- 2024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含两课时).pdf
- 小升初复习特训:应用题-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pdf
- 2024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同步分层练(第2课时)含答案.pdf
- 2024年秋季七年级语文入学分班考试模拟卷03(解析版).pdf
- 2024中图版北京七年级地理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pdf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革命传统教育 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pdf
- 科技类故事(解析版).pdf
- 措施启示类试题(解析版+原卷版)-2025年高考政治冲刺复习预测(新高考通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