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一,资本主义是商品高度发达的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全部物质财富都采取商品的形式,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交换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中最常见、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仅一切劳动产品成为商品,连工人的劳动力都变成了商品,商品关系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到处都是商品买卖原则占统治地位。
二,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 以剥削雇佣工人;无产阶级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过活。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雇佣工人则是雇佣劳动的体现者。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性质。这就是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劳动制:一方面,雇佣劳动从属于资本;另一方面,资本也离不开雇佣劳动。在这个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主要存在着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两个对立的阶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的本性就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实现价值的增殖。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所以,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它在资本主义的整个历史阶段始终起着支配作用,并且贯彻到资本主义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一切主要方面。资本主义生产从高涨到危机以及从危机到高涨,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都是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剩余价值规律也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四,生产社会化 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不同于以往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的生产。生产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社会生产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地向前发展。“
五,资产阶级专政
生活方式
一,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为谁支配----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私有制,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根本利益冲夹基础上结成的、以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为特征的关系。
二, 由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不同, 分配原则也不同, 生活方式也不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 资本家的生活方式是通过占有和垄断生产资料, 以剥削劳动者供其挥霍为特征, 无产者丧失了生产资料, 除劳动力外一无所有, 成为把劳动力当作商品自由出卖的劳动者, 他们创造的财富, 绝大部分以剩余价值的形式被资本家所掠取。
三, 资本主义社会, 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的存在, 社会成员产生了贫富的两极分化。
四, 生活方式是受阶级性所制约的。资本主义社会中, 资产阶级世界观决定了没落的资产阶级的人生观是消极的,反动的, 精神生活是空虚的颓废的。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思想的出发点和终极关切所在,而哲学又是体现“时代精神的”。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的最大特点是,现实中普通人处在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全面扩张而带来的生存危机之中。马克思思想的最大特色就是对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马克思毕生的关怀就是资本主义制度运作下的人的处境和命运(问题)———这也是他对(资本主义)“制度伦理”批判的关键之点
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古典思想家辩证抽象的理论成果,以关注弱势群体为己任,分析了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等经济形式,集中考察了工人和资本家两大社会主体及其相互关系,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种不同的生活现实。一方面,“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不仅生产商品,它还生产作为商品的劳动自身和工人,而且是按它一般生产商品的比例生产的”。显然,这是一种与工人的愿望和工人的实际情况背道而驰的状况。本来,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就应该越富裕,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的工资收入就应当越高,因而物的世界的增值与人的世界的增值应当同步;但是实际情况却正好相反。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异化的现实,这是对从事劳动的工人来说的异化劳动。在这个异化规定中,劳动者创造的产品不但不依赖于劳动者而6且同劳动者相对立,同时反过来使劳动者更加贫穷和廉价。另一方面,资本家过的是只享受而不劳动的生活,整天“为他的死钱财的赢利而苦恼”。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他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来说只是一种痛苦,那么这活动就必然给他人带来享受和生活乐趣。”这个“他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恰恰就是工人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资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解析网站页面搜索与排名.doc
- 班风学风班级管理班会课件.ppt
- 理解数据库范式.doc
- 金属凝固原理复习思考题-2011.doc
- 物料需求计划管理制度.doc
- 2011级中考时政热点专2.doc
- 教育法学总复习题第二章教育法的原理.doc
- 42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过程(中).ppt
- 商品房合同(大润发).doc
- 统计设计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三).doc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