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辽宁科技学院.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辽宁科技学院

2015 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六年九月 学校概况 辽宁科技学院坐落在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药都,是一所以工科 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 1948 年的本溪 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97 年被教育部确定为27 所全国示范专科 重点建设学校。1998 年6 月,学校划归辽宁省政府管理。2000 年11 月,经辽宁省政府 批准,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2004 年5 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辽宁科技学院。 学校占地87.1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2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3.7 亿元。图书 馆藏书96.07 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6 亿元,建有校内实验室(中心)38 个, 建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3 个。 现设有 14 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以工为主,涵盖工、管、文、艺、教育等五大学 科门类的32 个本科专业和16个在招生高职专业。学校为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学校。 现有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 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 个,省级本科重 点建设专业1 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 1 个,省级向应用型转变试 点专业3 个,省级示范、品牌专业4 个。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 个,省级大学生创 新创业教育基地1 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 个。有省级教学团队5 个,省级 教学名师2 人,省级精品课程14 门。 学校现有教职工931 人,专任教师625 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77 人;具有硕士、 博士学位的教师393 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 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 选2 人、千人层次人选2 人,省优秀专家1 人,省优秀教师3 人,省级教学名师2 人, 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 人,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13 人。 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 10563 人,其中本科生7961 人,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 持在95% 以上,60 多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9 万余人。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10 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 项,其他 国家级项目5 项,省级以上项目 142 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18 项,本溪市哲学与社 会科学政府奖49 项。获得授权专利48 项。发表学术论文 1043 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 177 篇。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 156 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12 项。学校现有省级特色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 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 个,省级 工程实验室2 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 个,省级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1 个,本溪 市重点实验室4 个,研究机构7 个,社会服务机构4 个。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各项方针政策 2015 年,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开展“三严三 1 实”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内涵建设,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干部队伍昂扬向上,广大师生 凝心聚力,顺时应势,抢抓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提前半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复评,评估专家组对全校上下饱满的精神状态、高度的主人翁责 任意识、高质量的工作成果给予高度肯定。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认真研判高等教育发展 趋势,确立了转型发展战略。学校被辽宁省确定为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学校,机械设计制 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 个专业被确定为向应用型转 变试点专业;成功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100 所转型发展高校行列;以我校为主体申报的 《本溪市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被教育部 确定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院校,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院 校。在“十三五”开局的新征程上,我校抢占了发展先机,站在了高校转型发展大军中的 前列。 (二)人才培养定位、目标及服务面向 通过持续不断开展思想观念大讨论,通过几年的评估整改,深化改革,学校进一步 明确了办学地位和服务面向。 办学定位: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国际化 类型定位:建设应用技术大学 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定位:以工为主,工、管、文、艺、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建立紧密对 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