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同步教师用书: 第3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文言句式与词类活用.docVIP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同步教师用书: 第3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文言句式与词类活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同步教师用书: 第3单元 单元考点链接 文言句式与词类活用

单元考点链接文言句式与词类活用 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现象比较普遍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是状语后置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是被动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是判断句不随以止也”是省略句(“随”后省略“之”)。词类活用有名词用作动词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的“渔樵”是“打鱼砍柴”的意思;有名词用作状语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中的“侧”是“从旁边”的意思作谓语动词“出”的状语;有使动用法如“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中的“谬”是“弄错、使…1)“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句。(2)“不同的用法”指的是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重点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难点是意动用法和使动用法。从高考试题来看大都是通过文句翻译来考查句式和用法的也有通过理解实词含义的客观题来考查的。 一、分析文言句式的方法1.借助典范例句分类辨识例如掌握宾语前置句在弄清楚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定义、特点及其规律后只要记住下列句子古之人不余欺也”“惟兄嫂是依”“何厌之有”就可以去对类似的句子做出判断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2.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主语省略与今天基本相同再如“……为……所……”“……于……”表被动因此我们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寻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概括句意并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4.夯实基础知识做到有备无患认真梳理文言文特殊句式这一知识点系统地掌握各种句式的特点及其翻译方法。二、词类活用的成分判断法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象因此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推断词类活用可以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在现代汉语中一个句子的一般组成是:主+状+谓+宾。我们可以据此判断词类的活用情况。1.名词的活用判断名词一般作主语和宾语。在文言文中名词如果处在状语的位置名词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作状语当面)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名词用作动词驻军驻扎)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使动用法使……为王)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2.动词的活用判断动词一般作谓语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为动用法为……而死)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3.形容词的活用判断形容词一般是处在名词前面作主语或宾语的定语。在文言文中形容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贤才;“少长”年龄小的人、年龄大的人)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游褒禅山记》)(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判断1.使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应该怎样去判断使动用法呢?这里有个简单的办法:如果宾语和谓语之间不是动宾关系却存在主谓关系那么这个处在谓语位置的名词(或动词、形容词)就是使动用法。一切使动用法都是这种关系概莫能外。2.意动用法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意动用法多见于形容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动词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逐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5分)译文:                                                                      (2)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5分                                                                      【解析】 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涉及词类活用、一词多义。(1)“弗胜”是“禁不住”的意思;“龃龉”是“抵触不合”的意思;“安”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2)“啖”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