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理学]泡利.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泡利

泡利,W. 编辑词条分享 新知社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腾讯微博 移动说客 网易微博 开心001 天涯 MSN 本词条由rety创建,共有1位协作者编辑了1次。最新协作者:rety。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目录 1 泡利,W. 2 正文 3 配图 4 相关连接 1 泡利,W. 2 正文 3 配图 4 相关连接 泡利,W. - 泡利,W. ? 泡利,W. - 正文   瑞士籍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1900年4月25日生于维也纳。1918年中学毕业后就成为慕尼黑大学的研究生,导师是A.索末菲。1921年以一篇关于氢分子模型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922年在格丁根大学任M.玻恩的助教,结识了来该校讲学的N.玻尔。这年秋季到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学研究所工作。1923~1928年,在汉堡大学任讲师;1928年到瑞士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任理论物理学教授。1935年为躲避法西斯迫害而到美国,1940年受聘为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的理论物理学访问教授。由于发现不相容原理(后称泡利不相容原理),获得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46年重返苏黎世的联邦工业大学。1958年12月15日在苏黎世逝世。   1921年,索末菲推荐年仅21岁的泡利为《数学科学百科全书》撰写了关于相对论的长篇综述文章。泡利的这篇论著得到了A.爱因斯坦本人的高度赞许,至今还是相对论方面的名著之一。   泡利的博士论文是他在旧量子论方面的最初贡献。他到哥本哈根以后,不久就开始了关于反常塞曼效应的理论探索,通过对精细结构谱项的深入分析,引入了与后来的自旋量子数相对应的量子数;并且在1925年1月间正式提出了不相容原理。这一原理可以表述为:对于完全确定的量子态来说,每一量子态中不可能存在多于一个的粒子。泡利又用(非相对论的)量子力学理论处理了媡/2自旋问题,引入了二分量波函数的概念和著名的泡利自旋矩阵。通过泡利等人对量子场的研究,终于认识到只有自旋为半整数的粒子(即费密子)才受不相容原理的限制,这样就确立了自旋统计关系。   泡利为创立量子力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仅发表了许多有独创性的论文,而且还提出许多很有创见的批评和见解。他的许多关于量子力学的综述性文章中,最著名的一篇《波动力学的普遍原理》(1933),是量子力学方面的重要文献。   泡利特别重视物理规律的对称性和不变性。早在β衰变中宇称不守恒被确认的前一年,泡利就在E.施温格、G.C.F.吕德斯等人工作的基础上指出了自然规律的洛伦兹协变性必然导致 CPT不变性的成立(见对称性和守恒律)。从20年代末期开始,他把主要精力用于粒子物理学和量子场论的研究方面。他和W.K.海森伯一起在1929年发表了关于场的正则量子化方法的论文,被认为起了开辟道路的作用。   泡利另一个历史性的功绩是中微子概念的提出。为了解释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能量为什么有一个连续谱,他在1930年提出一个假说,认为原子核在β衰变中不仅放出电子,而且还放出一种质量甚小,穿透力甚大的中性粒子。他当时把它叫做中子;1932年后,E.费密才把它改称做中微子。泡利这一假说解决了β衰变中角动量和能量不守恒的困难。1933年,费密就根据这种假说提出了他的β衰变理论。随着基本粒子物理学的进展,中微子假说在弱相互作用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此外泡利还在量子场论、固体物理等方面做了很多重要的工作,他关于量子力学的哲学见解,在学术界也有重要的影响。   泡利在青年时期受到E.马赫的很深影响,自称是反形而上学的后裔;所发表的关于相对论的论文中,曾经提出计算中只应出现本质上可以观察的量的原则。这个原则后来在海森伯创立矩阵力学中体现出来,甚至在整个哥本哈根学派观点的形成中都起了重大的作用。   参考书目  M. Fierz and V. F. Weisskopf, ed.,Theoretical Physic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IntersciencePubl., New York,1960.  J. Mehra, ed.,The Physicists Conception of nature,D.Reidel Publ., Boston, 1973. 泡利原理 开放分类: 半导体 半导体概念 微电子学 量子力学 编辑词条 分享 新知社 新浪微博 人人网 腾讯微博 移动说客 网易微博 开心001 天涯 MSN 本词条由 i创建,共有 3位协作者编辑了 6次。最新协作者: 匿名用户, toboe , i。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 目录 1 泡利原理 2 正文 3 配图 4 相关连接 1 泡利原理 2 正文 3 配图 4 相关连接 泡利原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