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宋元明清明清的君主集权-教育局.DOCVIP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宋元明清明清的君主集权-教育局

學習重心:明代太祖、成祖的君主集權措施及其對政局的影響。 下面兩幅圖片展示的是同一人。你知道他是誰嗎? 圖片來源: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原圖見以下著述和網頁: (右圖)劉煒主編,王莉著:《明:興與衰的契機》(中華文明傳真系列9)(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頁40;(左圖)故宮博物院 – 明清五百年:皇帝世系表,【在線】。/china/default.asp。 「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旱蝗,大饑疫。太祖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里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即鳳陽陵也。太祖孤無所依,乃入皇覺寺為僧。……贊曰:『(太祖)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漢以後所未有也。』」 引自(清)張廷玉等著:《明史?太祖本紀一》、〈太祖本紀三〉(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冊1,頁1及56 「(明太祖是赤手空拳起家的,除自身而外,三個哥哥和幾個堂房兄弟,都在壬辰那年(1352年)死去,父系親屬只有親侄朱文正一人,真是門單戶薄。母族絕後,妻族也死絕了。到文正被殺後,諸子幼弱,基業還未穩定,孤零零的一個人,高高在上,找遍周圍,沒有一個人可以寄托心腹的,得撐持著,時刻警戒著,提心吊膽,不讓別人暗算。正如駛著獨木船,水把獨木船沖得團團轉,幾十年到不了岸,看著水是敵人,礁石是敵人,連天空飛的烏鴉也是敵人,誰都要害他,都在譏笑他、諷刺他。從得了大權,作了皇帝之後,害了高度的緊張病、猜疑病、恐懼病。 引自吳晗:《朱元璋傳》(香港:香港傳記文學出版社1949年)231。 「陳登原綜合諸書求得其明太祖負面的評估如下:喜怒無常、趣味卑淺,一也。護非遂短,不能容忍,二也。無理取鬧,三也。更欲專制,四也。疾言厲色,面目猙獰,五也。不拘何人,一律猜忌,六也。殺戮功臣,此當為第七事。 陳文列舉的可歸咎於性格上的弱點。值得憐憫的是不同於劉邦之有蕭相註輔佐。他經年累月工作過量的壓力,超越體能的負荷,一經撩發,就會暴露性格上的弱點。 註:蕭相即輔助漢高祖劉邦的丞相蕭何。 引自張奕善:《朱明王朝史論文輯──太祖、太宗篇》(台北:國立編譯館,1991)106。 「朕觀自古天下之治亂,在於君臣之能馭不能馭耳!若君能馭臣以禮法,臣能馭吏以體上註,故治由此始。若君不能馭臣,臣無以馭吏,則亂亦由此始。 註:「臣能馭吏以體上引自明姚廣孝等監修:《明太祖實錄》(台北:中國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卷108,頁1806。 資料一的兩幅圖畫繪示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左方的圖畫是明朝官方繪畫,而右方的圖畫,相傳是明太祖刻意命畫師繪畫而成的。根據這兩幅圖畫,推斷明太祖在性格上特點(為什麼明太祖要命畫師把自己畫得如此醜陋呢?) 立國之初,君主通常會採取什麼措施以鞏固政權呢?漢高祖與明太祖既都是平民出身,他們採取的鞏固政權措施有沒有不同呢?如有,是什麼因素影響他們決定採用不同的措施呢? 試以資料二至五,從出身、性格及工作壓力分析明太祖在立國後的心理狀態。你認為他的心理狀態與他進行的連串集權行動有沒有關係呢?試解釋你的看法。 你認為從心理狀態去分析明太祖實行君主集權的背景有何優點?又有何限制?試提出你的看法。(心理分析讓我們通過人物的具體行為,去瞭解他們沒有明言的行事目的和心理狀態。可是由於史料的片面與缺乏,加上數百年的文化差異,以今日的心理分析標準去探討數百年前的歷史人物,容易產生以偏概全的謬誤,並流於主觀臆斷。) 根據資料五,明太祖如何看歷代君臣關係?他認為君主集權與國家治亂有何關係?(明太祖實施君主集權的目的為何?)你認為明太祖以集權為施政的最終目的,抑或以集權為實踐其他目的之手段?試提出你的看法。 宋太祖立國後,也實行君主集權。試從出身、立國形勢及性格三方面比較宋太祖與明太祖實行君主集權的背景。 「朱元璋起事較早,及至天下大定,年事已高。為確保自己的子孫長坐江山,在明朝建立不久,他便逐漸解除開國功臣的權力,使「勳臣不與政事」,後來更借一些大臣越禮犯分的違法事件,對戰功顯赫的武將和老謀深算的文臣展開大規模的屠殺。洪武十三年(1380年)(1393年),胡惟庸兩案之外,其他的開國功臣也分別以各種罪名加以誅殺,連為他立下大功的親侄朱文正、親甥李文忠也被鞭死和毒死。只有少數人如信國公湯和交還兵權、曹國公李景隆、武定侯郭英退還莊田佃戶,才僥倖地逃脫被殺的命運。 引自陳梧桐著《朱元璋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128-129。 「明太祖之好用峻法,於約束勳貴官吏極嚴,實未嘗濫及平民,且多惟恐虐民,是以謹於守法而致成諸案。……民權不張之國,不能使官吏畏法,則既豢民膏,復以威福肆於民上,假國寵以殃民,即國家養千萬虎狼以食人耳。故非有真實民權,足以鈐束官吏,不能怨英君誼辟之持法以懾其志也。刑亂國,用重典,正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