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浮力》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下).doc
浮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浮力及其方向。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
2.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2.学习阿基米德善于观察思考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认识浮力,会测量浮力的大小。
2.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关系的过程。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具】
演示实验器材:氢气球、大烧杯、红毛线、演示小桌、水﹑准备一组与学生所用完全相同的实验器材(便于学生上讲台演示实验方案)。
学生实验器材: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烧杯(100ml)、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空易拉罐、水槽、铁块、细线。
【教学设计】
1.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领悟浮力,本节课设计了两个探究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贯穿于整节课的始终。做好分组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但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难度较大,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要求较高,在实验中需要测量四个物理量(g、f拉、g桶、g桶+排水),记录六个物理量(g、f拉、f浮、g桶、g桶+排水、g排),大部分学生对于这么多的物理量感到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再加之实验误差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于是在教学中采取将“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水中排开水的重力”两个物理量分开测量再汇总的方法,即通过探究得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f浮=g-f拉后,将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测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作为反馈练习,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并保留表一中的实验数据。当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时不再重复测浸没在水中的石块、铁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重点进行收集和算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二。最后将表一和表二的实验数据综合到一起,即表三。汇总全班的数据,得出阿基米德原理。这样做大大简化了繁琐的实验步骤,将实验难点分散,效果较好,也节省了时间。
2.本节课探究实验较多,实验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对结论的归纳总结,为保证实验过程合理、有序,使学生在头脑中清楚地认识到如何进行实验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在教学中采取实验前留有充分的时间小组进行设计、讨论实验方案,在相互启迪交流中形成共识,使学生确实明确实验应如何进行后再分组实验。这样做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学生实验中减少了盲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通过演示实验形象直观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增强了学生的记忆。
【教学评价方式】
1.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评价,形式多样有分析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的成功与失败之处……通过小组的交流与评估,给学生更多机会来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雄辩的口才,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激发他们的自信心。
2、学生通过分组完成一系列探究实验,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具体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教学课件,准备各种实验器材,多元化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组内自定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内容需1课时(45分钟)完成。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引入新课】(约3分钟)
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入手,向学生们提出问题:“氢气球为什么会浮在空中?为什么人游泳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这些小例子非常简单,学生很自然地就会答出与浮力有关,并且通过例子还可以发现,不仅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浮力,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气体对它的浮力。再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浮力的现象,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的发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说明:从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入手,学生通过搜集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使思维发散。通过所列举的现象,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
【新课教学】(约35分钟)
探究一: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约10分钟)
第一环节:课题的提出。
首先让学生将石块﹑木块﹑曲别针﹑乒乓球放入盛水的烧杯,观察实验现象,发现木块﹑乒乓球在水面漂浮,而石块﹑曲别针却沉入烧杯的底部。
学生通过观察有了感性认识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吗?”
第二环节:猜想和假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水对它的浮力。有的学生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不受水对它的浮力,理由是物体没有被浮起来。还有的同学则认为在水中下沉的物体受到水对它的浮力,因为物体下沉的速度比较缓慢……到底哪种猜想正确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第三环节:实验设计。
学生再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然后各个小组进行交流。
实验器材:烧杯、水、弹簧测力计、石块、绳。
实验过程:将石块用线拴好挂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理《复习课》学案(人教版必修2).doc
- 物理《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教案(沪粤版九年级).doc
- 物理《天体的运动与能量》竞赛教案.doc
- 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万有引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3(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物理《宇宙航行》学案(新人教版版必修2).doc
- 物理《宇宙航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物理《宇宙航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物理《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doc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答案+解析.pdf
- 2024年青海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答案+解析.pdf
- 2024年湖北申论真题(县乡卷)及参考答案.pdf
- 2023年山东省公考《申论》真题(B类)及参考答案.pdf
- 2024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答案+解析.pdf
- 2024年云南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网友回忆版).pdf
- 2024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答案+解析.pdf
- 202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行政执法卷).pdf
- 2024年上海市公考《申论》(B卷)题及参考答案_20241205_110305.pdf
- 2023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题....pdf
最近下载
- JTS 133-2013水运工程岩土勘察规范.docx VIP
- 工程设计方案科学合理(3篇).docx
- 电子元器件选型要求规范实用经典要点.docx
-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培训PPT课件.ppt
- 医疗器械独立软件(符合ISO 13485、MDR、FDA 21 CFR Part 820)软件配置控制程序2025年.docx
- sg500mx sg630mx sgxxhv光伏并网逆变器通信协议.pdf
- 湖北省荆门市2022年中考[生物]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pdf VIP
- 国际贸易公司办公室主任职责.docx VIP
- 2025年高考数学模拟试卷01(九省新高考新结构卷)及答案.docx VIP
- 码垛机机械手的整体设计论文大学毕设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