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高校学生管理与激励机制
完善学生激励机制 引导提升综合素质
经济学系 黄坚平
近日看到一则关于南京经济学院激励机制创新的报道,引发了我对高校学生管理与激励机制改革的思考。报道大致如下:该校一名专升本脱产班学生考上研究生后,成教院院长对其亲自授予了“学习标兵”荣誉证书,还将全额资助该生攻读硕士学位第一年度的学杂费6000元。事实上,硕士研究生资助制度只是该学院激励制度的一部分,他们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制度,例如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励制度,品学兼优特困生减免制度,文明宿舍奖励制度等。这些有效的举措大大促进了一批优秀学生的成长,对于现代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信息网络化等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人们的观念意识,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转变。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现代的高校教育必须要塑造和重构大学生的优秀素质,贯彻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努力遵循市场化的人才运行机制。结合这一契机,迫切需要高校进行相应的配套机制改革给予支持。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性竞争的意识,并进而创造一个融洽、有序、公正的校园氛围。故而,加深对学生激励机制改革重要性的认识,是改进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学生从中学阶段进入大学后存在一个角色转变的过程,由于培养目标的不同,致使中学的教育模式与大学有很大区别。不同于紧张的学习节奏,大学里的学生在时间的安排上更加自由与随意。从教育体系的设置来看,现代大学中自由的宣扬初衷是为了给学生以更多空间与时间去发展和充实自己。然而事实上,许多学生在这个过渡中,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相应自我调整,以至于出现了个体明显差异的情况:有的学生能够很好的把握自己,从进校之初就设计好自己的大学发展目标,并在以后的时间里有效地利用大学里提供的便利条件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生活过得比较充实;而有的学生却不能客观合理地设计自己的人生蓝图,加上现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性与多元性,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读书没用”的想法在这部分学生头脑当中盛行。缺乏合理目标性的追求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部分学生在大学期间整日沉迷于网络游戏,交异性朋友等,不能有效利用学校各种资源发展与充实自己,直到毕业时方才发现自己的大学生涯荒废了。因此,如果能通过激励机制的健全与完善,使学校里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不可否认,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由此,笔者认为,高校建立学生激励机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高校不能与社会等同的基本价值观。学生应以学业为主,只有明确了这点才能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对学生加以合理的引导。社会的日益发展与信息时代的来临,导致社会多元化理念的滋生与蔓延。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也被带到了高校,并对高校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产生一个结果:学生之间拉帮结派,急功近利,钻营政术,排除异己,在“权力”竞争中各显身手,干部与同学之间相互反感仇视。这是一种病态的现象。学校与社会的最大区别在于学生还不是完全的社会财富创造者,其主要精力应当放在为日后创造财富学习知识上。高层次的人才需要有坚实的科学知识做基础,高校在建立激励机制时就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学习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此外,对学生除了进行物质上的奖励外更多应当是一种精神上的收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从意识形态上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
其次,激励机制的目的是在学生当中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现实中,很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是“利”字放在第一位,以此为行动之指南。具体来说,就是大量学生“官本位”意识太浓,不注重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而是将学生干部视为人生之重(因为学生干部在很多方面可能拥有更多“实惠”)。在这种情况下,导致实践中缺少良性的竞争环境,直接造成公平观念的淡漠与贫乏良性的竞争环境。现代社会中,有竞争才有进步,在学生当中培育良性的竞争机制对学生进取心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学生的进步需要源源不断的思想动力,要给学生制造动力,创造竞争环境是最好的方法,但这种竞争必须是良性的,目的在于创建勤奋好学、争先创优的局面,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再次,激励机制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不竭的动力。只有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才能在社会中开创更新、更好的局面。高校改革同样如此。任何一种制度的建立,都不能人云亦云,完全照搬,而应该从“路径依赖”出发,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激励机制的构建。作为一所政法院校,教师应当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全球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学生自我设计的前瞻性与实效性,借“入世”之东风,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提供有效导向,从而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与法制化。
最后,激励机制应当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激励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变革,它也应随时进行创新,赋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徽大别山区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调查与分析.pdf
- 年产30万吨甲醇设计.doc VIP
- 法医学彩色图谱.pdf
-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毕业论文国家开 放大学开 放教育本(专)科.doc VIP
-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 “呼死你”软件盛行 网友谨防“轰炸”电话.doc VIP
- 11 词语运用 专题练习 (含答案) 2025年中考英语人教版一轮复习(山西专版).docx VIP
- 山姆南区员工SOJT考核---面包.docx
- 2024年五组55个中华古今高分议论文人物素材-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写作月月热点素材百宝箱(全国通用).docx
- 招飞心理测试题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