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科学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科学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复习提纲(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第一章 对环境的观察 第一节 观察世界 一、常见感觉和感觉器官 五种基本感觉: 视觉——眼 听觉——耳 嗅觉——鼻 味觉——舌 触觉——皮肤 感觉是怎样形成的? 感觉是人类通过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有什么不同? 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属器官层次。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细胞层次。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有保护作用)、痛觉等感觉功能。 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指尖的触觉神经未梢比较集中,而手背上热敏感的神经未梢比较丰富。 感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刺激感受器→形成信息(神经冲动)→神经→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形成感觉 三、鼻和嗅觉 1、嗅觉的形成过程 气味→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如:蛋糕的香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 嗅神经将香味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形成了嗅觉。 注:嗅觉不是在鼻腔内形成的,而是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中形成的。 2、嗅觉的特点 1、易疲劳(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会疲劳)(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2、差异性(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3、易适应(孩子的嗅觉往往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但随着年龄得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 4、选择性(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四、舌和味觉 1、舌表面密布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其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对液体的刺激特别敏感。 2、味觉的形成过程: 食物进入口腔→溶于唾液→刺激味觉细胞→产生兴奋→通过神经→大脑皮层→形成味觉 四种基本味觉:酸味、甜味、苦味、咸味 3、舌和味觉 苦味:舌根 酸味:舌两侧中间部 甜味:舌尖 咸味:舌两侧前部 麻、辣、涩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一、声音的发生 声音的发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了,只是不在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存在并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太空听不到爆炸声。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 三、声音的传播形式 1、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2、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粉碎胆结石(2)探测海水深度 (3)B超检查身体 四、声音的传播快慢 声音传播的快慢:跟介质和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相同,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15o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oC,速度增加0.6米/秒。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利用回声和速度的公式可以测距离)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低于0.1秒时,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音加强,所以,在音乐厅演唱比野外效果好得多。 第三节 耳和听觉 一、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1、耳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耳蜗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通道 鼓膜: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 听小骨:运动将振动传到内耳(把声音放大) 咽鼓管:调节鼓室内气压,使鼓膜内外空气压力保持平衡从而维护正常听力的作用 半规管、前庭:位置感觉(有感觉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感受器,过于敏感就会晕船、晕车)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 2、听觉的形成过程 声波通过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内耳中的耳蜗上的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并由听神经传到脑部,形成听觉,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3、失聪 传导性耳聋: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 1、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或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潜水过深 神经性耳聋:有关的听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等等 遇到巨大声响时,应迅速张嘴,捂住耳朵,这是为什么? 捂住耳朵这是防止强烈得震动传到鼓膜,把鼓膜振破。中耳经由咽鼓管连接至喉部,咽鼓管主要的作用是维持中耳的气压,使之与外界气压相同。张开口,可以使内耳的气压与外界环境气压相同,保护鼓膜不至于内外压力差别太大把鼓膜振破。 二、音调 响度 音色 乐音:各种乐器发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