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必修3(人教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卷(二).docVIP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必修3(人教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卷(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必修3(人教版)练习:单元过关检测卷(二)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B)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解析:B项可以从第一、二段找到;A项文中是“极可能于上古时期”;C项“D “新的看法”原文为“崭新的认识”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错应为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只重“六艺”的传统。 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解析:C项对应文本“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解析:B 围棋只是更加受到C “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功能”与这些负面作用无关;D“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于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庙社之忧。”上不从。时九龄方以文学为上所重林甫虽恨犹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与九龄善林甫并疾之。是时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林甫引萧炅为户部侍郎。炅素不学尝对中书侍郎严挺之读“伏腊”为“伏猎”。挺之言于九龄曰:“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由是出炅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龄与挺之善欲引以为相尝谓之曰:“李尚书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门与之款昵。”挺之素薄林甫为人竟不之诣。林甫恨之益深。挺之先娶妻出之更嫁蔚州刺史王元琰元琰坐赃罪下三司按鞫挺之为之营解。林甫因左右使于禁中白上。上谓宰相曰:“挺之为罪人请属所其以巧谄邪险自进者则超腾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窥其际。好以甘言人而阴中伤之不露辞色。凡为上所厚者始则亲结(选自《资治通鉴》唐卷三十)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相林甫        相:宰相与之款昵 款:友好林甫因左右使于禁中白上 因:通过挺之为罪人请属所由 属:通“嘱”请托解析:以……为相 选出画浪线句断句正确的(C) A.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皆力争∕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伤之解析:上在位岁久渐肆奢欲怠于政事.而九龄遇事无细大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D)当初皇上想任用李林甫为宰相征求中书令张九龄的意见张九龄认为宰相一职关系重大李林甫不适合担任宰相皇上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李林甫怨恨中书侍郎严挺之是因为李林甫曾经引荐萧炅做户部侍郎而萧炅不喜学习曾经在严挺之面前将“伏腊”读为“伏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