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一、水的性质及组成
1、物理性质: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在101kPa下,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为1g/cm3;在101kPa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是100℃。
2、化学性质:①水通电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②水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
③水可以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④水可以与金属纳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3、水的组成实验探究(即水的电解实验):
①实验现象: 正极上有气泡缓慢产生,负极上有气泡较快产生;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正少负多)。
②气体检验(正氧负氢):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正极产生的气体中,发现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是氧气;将负极产生的气体移近火焰,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则说明气体是氢气。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解反应):2H2O2H2↑+ O2↑。
④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⑤实验注意事项:a、所用电源为直流电(如电池);
b、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
二、自然界的水(混合物)
1、自然界的天然水中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而常呈浑浊。
2、软水和硬水:①含义: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②软水和硬水的区别方法:
a、将肥皂水分别加到盛有软水和硬水的烧杯中,搅拌,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没有泡沫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b、将烧杯中的软水和硬水加热煮沸,冷却后,杯底白色沉淀多的为硬水,没有或有较少白色沉淀的为软水。
③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a、使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了会使衣物变硬。
b、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甚至还会引起爆炸。
④硬水软化的方法:a、煮沸(生活中);
b、蒸馏(实验室或工业上)
三、水的净化
1、沉淀(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①静置沉淀:通过不溶性杂质自身的重力使它们从液体中沉降下来。这种方法净化程度较低,因为悬浮物不能自然沉到水底。
②吸附沉淀:利用某物质(如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下来。这种方法能沉降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2、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
①含义: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分离固—液型的混合物。
②过滤所需仪器: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
③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口;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中下部,玻璃棒的一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④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可能原因:a、滤纸破损;
b、漏斗内液面高过滤纸边缘;
c、仪器不干净。
3、吸附(除去水中一些可溶性杂质,如臭味,色素等):
①常用吸附剂:活性炭;
②活性炭净水器入水口在下端的优点:
a、水在净水器内存留时间较长,利于充分除去杂质;
b、不溶性杂质沉淀在净水器底部,不易堵塞活性炭层中的间隙。
4、蒸馏(除去水中不溶性和可溶性的杂质):
①原理: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来加以分离。
②蒸馏所需仪器:蒸馏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等。
③注意事项:
a、蒸馏时,要在蒸馏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加热时液体暴沸;b、先给冷凝管中通冷水,再给蒸馏瓶加热,防止冷凝管骤冷炸裂;
c、冷凝水流动的方向是自下而上,否则会造成冷凝管因骤冷或骤热而炸裂或不能将水蒸气完全冷凝。
5、净化程度由低到高: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6、自来水厂水净化处理过程分析:
①加絮凝剂:如加入明矾等,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杂质沉降;
②反应沉淀池:沉淀水中不溶性杂质;
③过滤池: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④活性炭吸附池:滤去未过滤掉的不溶性杂质,吸附掉一些可溶性的杂质,除异味、色素等;
⑤投药消毒:杀灭残存的细菌。
四、氢气
1、氢气的物理性质: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在相同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氢气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化合反应):2H2 + O2 2H2O
a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能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b、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氢气纯度的检验方法:将试管口向下移近火焰,点火听声音,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②还原性:H2 + CuOCu+H2O。(注意条件都是加热)
3、氢气的优点:放热多、来源广、无污染。
4、氢能源目前难以推广的主要原因:
①制备氢气耗能大,成本高;
②贮存困难;
③使用的安全性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徽大别山区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调查与分析.pdf
- 年产30万吨甲醇设计.doc VIP
- 法医学彩色图谱.pdf
- 对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毕业论文国家开 放大学开 放教育本(专)科.doc VIP
- 《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 “呼死你”软件盛行 网友谨防“轰炸”电话.doc VIP
- 11 词语运用 专题练习 (含答案) 2025年中考英语人教版一轮复习(山西专版).docx VIP
- 山姆南区员工SOJT考核---面包.docx
- 2024年五组55个中华古今高分议论文人物素材-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写作月月热点素材百宝箱(全国通用).docx
- 招飞心理测试题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