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耳穴的部位与主治.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耳穴的部位与主治

二、耳郭的表面解剖 耳 轮 耳轮结节 耳轮脚 耳轮尾 三、耳穴的分布 耳穴 分布与耳廓上的腧穴 阳性反应点 刺激点 四、耳穴的部位 与主治 主治 呃逆、呕吐 皮肤病 血证 (三)对耳轮穴位 13区14穴 主治 内脏疼痛 (心/胃/胆/肾) 精神紧张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五)耳屏穴位 4区9穴 主治 急性炎症/休克 过敏/低血压 (七)耳甲穴位 主治 心/舌/神/脉 (八)耳垂穴位 9区8穴 (九)耳背穴位 5区6穴 (十)耳根穴位 3穴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一)耳穴的探查方法 望诊法 变色 红色 鲜红-急病; 淡红、暗红-慢性病或恢复期    白色 慢性病; 中白边红 慢性病急性发作 灰色(淡暗) 陈旧性损伤、肿瘤  2、触诊法     (二)选穴原则 2、电针法:疼痛/神经系统疾病/哮喘 3、埋针法 4、压丸法 5、穴位注射法 6、刺血法 皮肤病-耳背充血处 扭伤/急性炎症-耳尖 刺法灸法小结 毫针刺法 刺激经脉穴位--调气 电针 穴位注射 灸法 皮内针-------刺激皮部---------调气 皮肤针-------刺激皮部、浮络---调气血 三棱针-------刺激络脉---------调血 火罐---------刺激皮部/络脉/经筋---调血为主 头针------------微针系统 耳针------ -----微针系统 染色法(云南-管遵信) 配方 鉻黑T0.2g 龙胆紫1g 95%酒精98ml 苯胺2mg 混合溶解 步骤 1)5%NaHco3 去皮脂 2)0.25% PP 氧化去脂 3)5%草酸还原去脂 4)蒸溜水洗耳后吸干 5)用棉球蘸染色液均匀涂染2-3次 6)用95%酒精分化 冲洗2-3次 7)棉球吸干——穴位着色 《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 开窍于耳,藏精于心 《灵枢·五阅五使》:耳者,肾之官也 《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千金方》: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 寄见于耳,荣华于耳 《证治准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 《杂病源流犀烛》: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 《厘正按摩要术》: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 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 《证治准绳》: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 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 * * 概 述 定义 来源与发展 古籍记载 耳脉 《阴阳十一脉灸经》─《内经》手少阳三焦 《灵枢五邪》 ……恶血在内,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备急千金要方》 艾灸耳后阳维穴-风聋雷鸣 《针灸大成》 艾灸耳尖治疗眼生翳膜 民间 针刺耳轮-痄腮/砭石刺耳-斑疹/刺耳垂-红眼病 国外 古希腊 割耳后血管-阳萎不育 古埃及 妇女节育 耳针图的形成 《德国针术杂志》1957年1号 耳穴42个(耳与内脏的关系) 1958年译成中文传入我国 概 述 耳针体系 中国耳针体系 法国耳针体系 耳穴标准 《耳穴国际标准方案》 1987.6西太地区卫生组织通过。 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1993年 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灵枢 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研究显示 刺激相应耳穴可诱发循经感传 耳部存在十二经脉相应的路线 经络联系 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足太 阳-耳前、耳上角 脏腑联系 《厘正按摩要术》提出耳分五脏 对耳轮 对耳轮体 对耳轮上脚 对耳轮下脚 耳 屏 对耳屏 三角窝 耳舟 屏上切迹 屏间切迹 轮屏切迹 耳 甲 耳甲艇 耳甲腔 耳 垂 二、耳郭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