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欧洲“无车日”的兴衰探讨中国“无车日”发展之道.docVIP

由欧洲“无车日”的兴衰探讨中国“无车日”发展之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由欧洲“无车日”的兴衰探讨中国“无车日”发展之道   摘要:“无车日”活动旨在鼓励所有市民放弃依靠汽车出行的生活方式,倡导保护日益遭受破坏的大气环境。然而在该活动在中国逐渐兴起的同时,作为其鼻祖的欧洲地区却出现“无车日”活动的回潮现象。文章通过对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分析,探讨了“无车日”在中国发展之道。   关键词:无车日;环境保护;公共交通;城市交通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20-0081-02      一、欧洲“无车日”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诞生于19世纪最后10年的汽车,曾经是速度和效率的象征。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开始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到上世纪末,许多大城市都已经面临着由于汽车造成的空气和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拥堵、污染等问题开始困扰都市人的生活。1998年,法国的一些年轻人最早提出了“在城市里没有我的车”的口号,这一口号得到了都市居民的热烈支持。当时法国绿党领导人、国土整治和环境部长的多米尼克?瓦内夫人倡议开展一项“今天我在城里不开车”活动,得到首都巴黎和其它34个外省城市的响应。当年9月22日,法国35个城市的市民自愿弃用私家车,使这一天成为“市内无汽车日”。一年后,1999年9月22日,66个法国城市和92个意大利城市参加了第一届“无车日”活动。2000年2月,法国首创的“无车日”倡议被纳入欧盟的环保政策框架内。随后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欧盟的14个成员国和其他12个欧洲国家陆续决定加入欧洲“无车日”运动,新生的“无车日”活动显示出了极强的生命力。2003年法国有72个城市,全欧洲有超过860个城市参加了“无车日”的活动,参加活动的城市都各自划出了禁止私家车通行的地区,鼓励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是以骑自行车、滑旱冰及步行的方式出行,自当年9月16日开始,“欧洲公共交通活动周”活动进入了高潮。      二、“无车日”在中国的兴起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问题的日益突出,中国也积极参与了“无车日”活动。2001年,成都成为中国第一个举办“无车日”活动的城市;2002年,台北也将“无车日”选在了9月22日。北京、上海、武汉等众多城市也开始开展“无车日”的宣传。2007年9月16日至2008年9月22日,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108个城市同时开展。在9月16日至22日活动期间,参加城市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号召市民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并在9月22日开展了“无车日”活动。      三、“无车日”发展的举步维艰      如今这项起源于法国、兴盛于欧洲的“无车日”运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环保运动,并在美洲和亚洲快速扩散。然而与此同时,在经过了2003年高潮的欧洲, “无车日热”已经开始逐渐降温。年复一年,举办无车日活动的城市和无车日活动的规模已经大打折扣。从法国国内来看,2003年有98个城市参加“无车日”,2004年减少到72个,2005年只剩下56个。在欧洲境内,德国首都柏林、意大利首都罗马2003年都退出了“无车日”活动。从世界看,虽然2005年有1125个城市参加“无车日”,数量与2004年差不多,但与2003年相比却减少了200多个(2003年参加该活动的城市有1353个)。不少环保人士怀疑,照此发展下去,“无车日”将会走向消亡。      四、“无车日”活动回潮的原因      (一)政府宣传力度不够   面对“无车日”日渐减小的规模,不少环保人士指责政府动员不力,这确实也不无道理。在“无车日”发源地法国,政府每年没有动员起足够的法国人参加“无车日”,了解和参与“无车日”的法国民众逐年减少。而在另一个同样生存在车轮上的欧洲国家里,德国的“无车日”的宣传并未做到家喻户晓,至今仍有很多德国人对“无车日”几乎是一无所知。德国“无车日”到底能否起到相应的效果,目前尚无法得知。   (二)民众得不到实惠   “无车日”本来是为了解决汽车造成的拥堵和污染问题,希望平日被汽车充斥的城市能获得片刻的清净。然而由于一些不合理的政策,“无车日”反而给都市居民带来更大的不便,在有些地区“无车日”反而变成了“堵车日”。法国生态部长塞日?勒佩尔蒂埃说,“无车日”里划定一些限制机动车的地区以后,造成其周边道路出现严重的堵车问题,空气污染更为严重,许多人抱怨“无车日”不能解决什么问题,反倒给他们的生活增添困难。而对于依赖方向盘的上班族,每年的9月22日并非都是周末,不能开车更是令他们倍感不便。   (三)一些相关单位无力运作   作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运动,“无车日”并不能给政府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带来眼前的直接利益,而为运作这一活动,一系列开销又是在所难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