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公路第二标段设计说明书-应用文.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松山公路第二标段设计说明书: (二)圆曲线半径设计 查上表可知最小圆曲线最小半径为250,考虑到安全性经济性等一系列因素,最终选取R1=250m,R2=400m。 (三)缓和曲线设计 查如下三个表可以确定: ib=6% B=7.0m P=1/125 按离心加速度计算缓和曲线长度: 求得Ls,min=31.104m 按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来计算缓和段长度: Ls,min=V/1.2=50m 按超高渐变率来计算缓和段长度: Ls,min=Bx/p=52.5m 按视觉条件计算缓和段长度; Ls,min=R/9-R=(27.78-250)m 综合以上计算结合,《标准》最终选取55m作为缓和曲线长度。 (四)平曲线计算过程: 平曲线要素计算: 解得:q=27,489m,p=0.504m,T=94.611m,E=9.341m,L=185.9m. 主点桩号计算: 曲线一: ZH=JD-T=K0+564.389 HY=ZH+Ls=KO+619.389 QZ=ZH+L/2=K0+657.339 HZ=ZH+L=K0+750.289 YH=ZH-Ls=K0+695.289 曲线二: L1-2=410m,Th2= L1-2-Th1=315.389m R2/R1=1.62,所以满足“s”型曲线要求。 令T=315.389,求得Ls=80.037,重新计算切线长T2=315.376m l=0.013,Ls2=80.037-2=80.011m. p2=0.667m,q2=39.992m. “s”型曲线的许用条件验算: A1=√(R1xLs1)=153.795 A2=√(R2xLs2)=178.898 A2/A1=1.1631.5,所以满足要求。 JD2=HZ+T2=K1+056.678 ZH=JD-T=K0+750.289 HY=ZH+Ls=KO+830.30 QZ=ZH+L/2=K1+031.15 HZ=ZH+L=K1+312.011 YH=ZH-Ls=K1+232.00 E=86.172,J=2T-L=69.056,L=561.722 ZD=K1+328.622 纵断面设计 (一)设计要素 ? 竖曲线1—设计半径1500米;竖曲线2—设计半径2000米。最大纵坡—2.7%。 竖曲线设计依据: 符合规范对于竖曲线最小半径规定; 2)从满足驾驶员视觉要求方面考虑,在对工程施工影响不大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大半径竖曲线(10~20倍的平曲线半径),以保证整体线形的协调; 3)平、纵组合设计搭配原则——平曲线包竖曲线。 (二)纵断面设计原则 1.纵面线形应与地形相适应,线形设计应平顺、圆滑、视觉连续,保 证行驶安全。 2.纵坡均匀平顺、起伏和缓、坡长和竖曲线长短适当、以及填挖平衡。 3.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应满足。 4.视觉上自然地引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三)纵断面拉坡 1. 纵坡设计要求: (1)设计必须满足《标准》的各项规范。 (2)纵坡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连续上坡 或下坡路段,应避免反复设置反坡段。 (3)沿线地形、地下管线、地质、水文、气候和排水等综合考虑。 (4)应尽量做到填挖平衡,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 2.纵断面拉坡步骤: (1)标注控制点:确定路线起、终点以及越岭垭口,地质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等线路必须经过的标高控制点。 (2)试坡:在已标出的“控制点”纵断面图上,根据各技术指标和选线意图,结合地面线的起伏变化,以控制点为依据,在其间穿插取值,同时综合考虑纵断面设计中的平纵组合问题,即当竖曲线和平曲线重合时,应设法使竖曲线的起、终点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由此试定出若干坡线。 (3)调整并核对:对试坡时所定出的各种坡线进行比较,排除不符工程技术标准的坡线,在剩下的坡线中选取填挖方量最小又比较平衡的坡线。在选取的坡线上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从纵断面图上读出其对应桩号的填挖高度,检查该点横断面填挖是否满足各项工程指标。如果不满足,则应对所选坡线进行调整。 (四)竖曲线要素计算 W1=i2-i1=9.8%;W2=i3-i2=-7.5%;W3=i4-i3=3.5% L=RW,T=L/2,R1=1500m,R2=2000m,R3=5000m 求得: 竖曲线一:L1=147m,T1=73.5m,H(BPD)=127.00m,BPD1=K0+300.00 起点桩号=BPD1-T1=K0+226.50;高程:127-i1xT1=130.09m 终点桩号= BPD1+T1=K0+373.50;高程:127+i2xT1=131.12m 竖曲线二:L2=150m,T2=75m,H(BPD)=136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